找回密码
 新猫注册
查看: 7686|回复: 24

[其他]动画,音乐,名词~解释~

  [复制链接]
唱着歌 发表于 2004-9-20 22: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动画的制作——动画的分
1. 原作或企画:创作原剧本,故事,小说的人。

2. 脚本:将剧本或小说详细化的工作,具体到人物的对话,场景的切换,时间的分割。


3. 总监督: 导演, 一部片子全靠他了!


4. 作画监督: 负责整个作画的风格。 这是一个很大的卖点!


5. 美术监督: 负责整个背景绘制的设定。


6. 摄影监督: 将画片拍成底片这个流程的负责人.


7. 音响监督: 配音, 效果音, 配乐剪辑的负责人.


8. 演出: 按导演的风格用极简单的线条画出分镜表.对人物的动作,场景......做出指示


9. 人物设定: 角色设定,设定一部动画片的人物!


10.机械设定: 机械设定,设定动画片中的机械如桌子椅子,机器人等等。


11.设计稿: 将分镜表进一步画成接近原画的草稿, 告诉原画如何工作,一般上面都有导演的指示。


12.原画: 按设计稿画出动画中人物等主要动作的人,造型能力很强,有良好绘画的基础。(我国有些动画加工公司有此人员,数量比较少)


13.作监:修正原画的错误,将原画画的不好的地方改正(水平极高)


14.背景:画场景的工种,要有很好的水粉和水彩的功底。


14.动画: 把原画间的动作画全.是整个动画片的主要部分,影响整个动画片质量的好坏,人数最多的部门,是最基础的环节,也是工作最累,时间最长的部门

动漫名词解释  

   
1。ova
所谓ova,即Original Video Animation的简称,说白了就是录象带!!外国人是没有vcd这种玩意的!!!所以很多动漫是以录象带的形式发售的。一般不会通过电视或影院来放映,除非是为了扩大宣传或者商品本身很热买!!!

2。剧场版
从字面上就能看出来,就是在电影院放的动画片!!!剧场版来源有二,其一,当某部TV作品特别叫座时,制作人员便开始策划将题材做出一部动画电影。这一类往往是由剧情本身另立门户的,但也有向《高达08ms小队剧场版》将TV版浓缩后放映的。其二,就同拍普通电影一样,不一定非得有TV动画,原创剧本一样可以。如宫崎俊的动漫电影!

3。TV版
这个~~~~地球人都知道了吧!就是在电视上播出的动画!!日本动画一般是边做边播~~
4。原作
举个例子,《龙珠》的原画是鸟山明,所以原作往往指漫画的原作者,不过也有动画是根据小说改编的,那他的原作就是小说的作者。

5。脚本
脚本:1,剧本的别称。2,写脚本的人。

6。原案
和“脚本”类似,但更接近“策划”。剧情的大致构思,基本设定等都是他们来决定,但最后的脚本不一定是他们来完成。

7。监督
嘿嘿,就是“导演”,全组的首脑、核心,就像我~~~~~`

8。CV
Character Voice 声优(你不要说你知道什么是声优)。也有部分动画最后用“CAST”的字幕。

9。绘ュソテ
专门对付分表镜的。分表镜,即先将动画表现方式大致画在纸上,包括人物移动、镜头移动、视角转变,配上相关文字阐释。

10。Layout
就是“画面构成”,对分表镜进行加工画接近原画的草稿,有监督标上完整的指示。

11。企化
就是发掘有制作成动画潜力的漫画的人。(是不是很绕口)

12。Character Design
角色设定,有关造型、服装、个性等等。

13。Mechanical Design
机械设定,所有有关机械方面的设定都是他们一手包办。
12. 作画监督: 负责整个作画的风格与品质的控制, "作画" 通常指会动的部份如人物,车辆....
13. 美术监督: 负责整个背景 ("美术" 通常指不会动的部份) 绘制的设定, 风格, 品质的控制.
14. 摄影监督: 将画片拍成底片这个流程的负责人。
15. 音响监督: 配音, 效果音, 配乐剪辑的负责人。
16. 音乐: 配乐的作曲者。
17. 原画: 将分镜表或 Layout 仔细画成动画片的人, 这时只有动作的主要部份. 通常画原画的都是比较强的, 作画监督也常常自己下海画原画。
18. 动画: 把原画间的连续动作补起来. 画动画的通常是新人杂鱼, 不过却是动画业界的原点, 从动画 -> 原画 -> 作画监督....一路操上来的人底子是最坚强的。不过因为是最基层的工作, 辛苦钱又少, 肯做的人越来越少了....因此找台湾, 大陆, 韩国代工者居多。
19. 色指定: 同中文。
20. 仕上□: 加工, 修整, 著色好像也是这部份的工作。
21. 编集: 拍好片子以後的剪辑。
22. 录音: 同中文。
23. 现像: 冲片显像。

24。深夜当
于深夜播放的动画片,往往是凌晨。与晚7点8点播放的动画片不同,深夜动画明显带有成人倾向。但这里的成人决非你们所想象的“那种那种”!!而是为年龄层次偏大的观众所制作的。所以常常相对深刻、沉闷、理性一点。如《LAIN》《NOIR》《HELLSING》。当然也有小部分是多多少少和“血腥”、“暴力”、“色情”挂钩而转移到了深夜的。

25。帧数
“一帧”就是一幅画面,所谓日本动画有24帧就是指一秒播放24幅画面,当然美国动画是每秒30帧的,所以看起来比日本动画更流畅。

26。XX弹,XX话
第XX话,多指TV动画的第XX集。而XX蛋往往说剧场版的第几部,也有指OVA的。

27。补完
是不是庵野秀明发明的不得而知,但确实在《EVA》中出现多次。补完,补完,补充完结,交代原本没交代清楚的事,说明一点原本没说明的理。

28。OP,ED
OP:OPENING的缩写,片头。
ED:ENDING的缩写,片尾。
动画名词解释——演出

  日文“演出”一职,是在日本动画制作中特有的职称。简单说,他是辅佐导演的人,在TV 系列和在OVA版、MOVIE版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大相同。  

  在TV系列中,因为导演太忙,不大可能全程兼顾每一集,所以各集的“演出”就相当於该集的“专属导演”,顺著(总)导演的意图,全程掌控该集的制作。

  而在OVA、Movie中,“演出”这个职位就比较像“助监督”(副导演),了解导演的意图,协助处理演出工作的细节(“演出工作”就是“把剧本文字转化为镜头画面”的过程, 有点像西方电影或舞台剧所谓的“场面调度”)。他的工作相当近似於监督,一定要相当熟悉动画语言的人来担任,但不一定要很会画图 (正如导演也不一定要很会画图一样 .....)所以,有人译为\"Co-director\". 也有人译为\"Assistant Director\"或 \"Executive Director\"。 (另外日文还有“出演”一词,通常是指“演员”,只有在真人演出的电影电视等才会看到,动画制作群里则无。)

  动画名词解释——剧场版

  什么是剧场版(动画)?当初公开是为了在电影院播放而制作的动画称之。这类作品的制作成本与投资、人力都高於OVA与电视版动画,画工也极尽可能的豪华,不论在动作的流畅度、使用的分色数等,可以明显地看出与前两者的差别。通常一部剧场版动画是90分钟,不过没有一定,歧异度很大。  现今,只要的受欢迎的TV动画,通常都会推出相应的剧场版,但剧场版无论是故事还是人物,通常都会和原TV版有所差异。例如《少女革命》和《超时空要塞》都的剧场版都只保留了原作故事和人物的主线。

  动漫专用词语

  初回特典--指再日本有名的动画第一次放映时举行的典礼
  映像特典--放映有名动画大片时举行的典礼
  予约缔切日--预约期满
  无料--免费
  登场--动画人物出场
  收录--指这部作品中所收录的东西
  大人气作--非常非常受欢迎的动画作品
  通常版--一般普通的,非精装版的动画
  设定资料集--指一些游戏动画等的设定资料集
  原案--就是蓝本初稿
  作画监督--类似导演,修改原画的人
  全员--全体成员


  动漫专用词语

  TV版动画:指电视台播出的动画连续剧。
  剧场版动画:在电影院放映的动画。
  OVA:出售的制作成录影带出售的。
  声优:日本对配音演员的称呼。
  表纸:指得是封面。
  同人志:某些漫画人或爱好者自己出资运作的小团体,有其自己的内部流通的小杂志。
  资讯志:指介绍一切与动漫有关消系的杂志。
  动画总监:导演。
  赏:在日本当奖的意思。动画赏就指动画奖。
  圆笔尖:较小巧,可画出纤细的线条。
  G笔尖:许多漫画家爱用的笔尖,可画出粗细不同的线条。
  刮网刀:可用于网点纸的创做,能刮出许多种不同效果。
  人物设定:指在某部动画、游戏等中专司人物设计的。
  故事设定:写剧本的。
  周边产品:指一切和动漫有关的东西。

音乐名词解释  

   
OP:(opening)即片头曲。

ED:(ending)即片尾曲。

TRACK:曲目、音轨(也可缩略为TRK)

BGM:(BACK GROUND MUSIC)背景音乐,在戏剧的过程中所要用到的,一般收录在OST中。

ユレクション COLLECTION:即选集,又称合集。一张CD里即可以是同一个系列的选集,也可以是不同系列的选集,大部分收录的是所谓的“精华”。COLLECTION有BEST COLLECTION、THEMES COLLECTION、SINGLE COLLECTION、DIRECTORS COLLECTION等。

ィメ-ジ·アルバム IMAGE ALBUM:印象集,不同于OST,其中的曲子并非是对原剧中的音乐忠实的再现,而是通过与原作有些不同的方式将原曲演奏出来,以便相对独立的构成曲目(更适合像音乐会演奏的场合)。给人的感觉是印象中的原曲。

IMAGE SONG:指角色歌曲,一般是由声优以角色身份演唱

MIX/REMIX: 一首曲子的混音版或一张混音专辑。和印象集又有点不同,混音版的乐曲在OST的基础上对音乐进行重编辑,并加入人声、环境音效或其他五花八门的东东,以期达到一种更好的或不同于OST的效果,给人的感觉非常的酷!一首在动画中听起来很沉闷灰暗的曲子,在REMIX版里可能是一首非常劲爆的舞曲哦!

LIVE:实况录音盘,一般是现场演唱会的,可以感受到实际参加演唱会的效果。

VOCAL: 有人声的,非纯音乐带,一般指歌曲。

DRAMA:类似于广播剧,即是用一群声优来演出,但一般都是相当具有水准的。

THEME SONGS:主题歌,一般是系列里最有名的歌曲。

BONU TRACK:CD后特别附加的音轨,可有可无。

SINGLE CD:只有一两首歌或两三首歌的CD,天!这样的CD也会有人买?好像是用来现炒现卖的,通常不可能见到再版。

VOCAL BOOK: 有声CD书。就像是关上屏幕看VCD一样。

:(不是性虐待!)笙美贸易有限公司。似乎是一个主营日本进口动画CD的公司,目前国内不管是哪个版本的D版或Z版的此类CD都是从这个公司里出来的。(原版的SMCD似乎也价格不菲)

CD编号:时间一长,你会发现这些动画CD都会有一个GGG\A&G\GA\GM之类的标识,每一个标识对应一张CD,互不相同,如果一张CD找不到对应的CD编号,则是非官方发布的CD。可能是D版的D版,质量更值得怀疑,建议大家不要买此类CD。

CV:Character Voice 声优, 动画角色的配音员.

OST:Original Sound Track (原声音带),即作品原声大碟,一般收录作品(动画、电影etc...)的配乐、主题曲等等。

OVA:Original Video Animatin (也叫OAV), 直接发行录影带版本的作品, 没有先在戏院或电视上放映.

-------------------------------------------------------------------------------------
CD:索尼和飞利浦公司联手研制的一种数字音乐光盘,有12cm直径和8cm直径两种规格,以前者最为常见,它能提供74分钟的高质量音乐。

MD:索尼公司研制的迷你可录音乐光盘,外型象电脑用3.5英寸软盘,但采用光学信号拾取系统,类似CD。MD使用高效的压缩技术来达到与CD相同的记录时间,音质则接近CD。

ATRAC:MD的一种压缩技术,它是根据心里声学原理,把人耳所不能分辨的声音信号的强度、方位、音调、音色舍去,从而在一张容量不大的MD空白碟片上存储高品质的音乐。从概念上说,这种压缩方式比MP3更科学。

DVD-Audio:是由DVD Forum Audio Working Group(WG-4)与International Steering Committee(ISC;为一日、美、欧之Recording Association)共同制订的规格,也是DVD家族中重要的一环。相较于DVD-Video压缩过的16位元、48kHz取样频率的音乐,DVD-Audio的六声道更清脆,可达到24位元、96kHz的取样音乐的潜力,甚至听力不大好的人也可区分出二者的差别,但是这两种格式都远远超越了CD平板式、16位元、44.1kHz的声音。由于DVD-Audio所支援的格式显然比DVD-Video和CD的PCM(Pulse Coded Modulation,脉冲码调变)音乐有更高的品质,因此它可以表现更丰富的3D环场音效,其动态频率的范围比CD还要大四倍。

SACD:Super Audio CD的缩写,是索尼和飞利浦在它们联合开发的MMCD(单面双层结构的高密度光碟)基础上研制推出的新数字音频格式。SACD采用了名为DSD(Direct Stream Digital,直接数字流编码)的新编码方式,信息储存量为普通CD的6倍。SACD以高达2.8224MHz的采样频率(为CD44.1Khz的6倍)把原始的模拟音频信号量化为1bit的数字音频信号,当还原为模拟音频信号重播时,所还原的波型与原先音乐的模拟波型几乎毫无二致,比CD(44.1KHz/16bit)或DVD Audio(96KHz/24bit)的波型更为完整。因此其声音的清晰度和信噪比都很高,在20-20KHz频率范围内的动态范围达120dB。SACD容量与DVD-Audio相同,均为4.7GB。

-------------------------------------------------------------------------------------

比特流:飞利浦公司的一种将CD数码信号转换成模拟音乐信号的技术。

比特率:是另一种数字音乐压缩效率的参考性指标,表示记录音频数据每秒钟所需要的平均比特值(比特是电脑中最小的数据单位,指一个0或者1的数),通常我们使用Kbps(通俗地讲就是每秒钟1000比特)作为单位。CD中的数字音乐比特率为1411.2Kbps(也就是记录1秒钟的CD音乐,需要1411.2×1024比特的数据),近乎于CD音质的MP3数字音乐需要的比特率大约是112Kbps~128Kbps。

编码:通过压缩文件将其转换成另一格式文件。

解码:通过解压缩文件将其转换成另一格式文件。

采样率:把模拟音频转成数字音频的过程,就称作采样,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波形采样的方法记录1秒钟长度的声音,需要多少个数据。44KHz采样率的声音就是要花费44000个数据来描述1秒钟的声音波形。原则上采样率越高,声音的质量越好。

杜比环绕声(Dolby Surround):一种将后方效果声道编码至立体声信道中的声音。重放时需要一台解码器将环绕声信号从编码的声音中分离出来。

量化级:简单地说就是描述声音波形的数据是多少位的二进制数据,通常用bit做单位,如16bit、24bit。16bit量化级记录声音的数据是用16位的二进制数,因此,量化级也是数字声音质量的重要指标。我们形容数字声音的质量,通常就描述为24bit(量化级)、48KHz采样,比如标准CD音乐的质量就是16bit、44.1KHz采样。

压缩率:通常指音乐文件压缩前和压缩后大小的比值,用来简单描述数字声音的压缩效率。

A3D (A3D 1.0):A3D是由aureal所推出的一项3D音效技术,是利用以前所提到的HRTF的原理,通过两个音箱的输出,达到3D音效的标准。刚开始时,A 3D的规格只有Aureal所推出的Vortex一代芯片支持,而后由于这项规格的3D音效定位颇佳,加上只需两声道音箱就可模拟出3D音效,所以后来许多非Vortex的芯片组也将此一规格纳入。 (A3D 2.0) A3D2.0为Aureal在推出Vortex二代芯片时所发布的新音效规格,与1.0版最大的差异在于提高声音的分辨率。它可兼容DS3D,并且加上具有独特的“WaveTracing”声波追踪功能,可以更真实地呈现环境音效,但是目前只有Vortex 2 AU8830芯片可以完整的支持这项规格。

DirectSound 3D:DirectSound 3D是微软公司所推出的,它利用声音大小的比例调整与都卜勒效应,来达到以软件来模拟3D音效的效果。任何应用程序透过它和支持DirectSound 3D的声卡,便可以获得所需的效果。由于这是许多声卡厂商与微软共同制定的,现在大部分的声卡都支持这项技术。

HDCD:先进的音响编码技术,以专利方式记录音响数据,其深度及细致程度,就如在专业录音室的水平一样,逼真而细腻。HDCD是以20-bits的编码速度,比一般以16-bits编制的CD,更能表现音响效果的层次感,不但让声音表达其远近距离,同时也令人声部份及纯音乐显得更自然及清澈。通过HDCD解码及精确过滤器,SD-K330除能读取HDCD碟外,当播放一般CD时,更能丰富其播放音质。

VBR:全称是Variable BitRate,就是动态比特率。和传统的CBR编码的MP3不同,传统的CBR(Constents BitRate)就是静态比特率,CBR约定死了MP3的采样率为固定值。一首MP3从头至尾为某固定值如128KBit/s进行压缩。而VBR则采取了一种全新的,全程动态调节技术的压缩方法。当在低音段时,VBR会自动采用较低的比特率如32KBit/s对音质进行压缩;当在高音段时会用较高的比特率如224KBit/s对音质进行压缩;当在级高端时则采用最高320KBit/s进行压缩。VBR MP3就是在控制文件大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提高了MP3的音质

-------------------------------------------------------------------------------------

MP3:由德国一家研究机构发明,目前一般指在计算机上压缩和存储音乐文件的一种格式。MP3是技术术语的缩写,也就是MPEG-1 AudioLayer-3的缩写,相信MPEG这名词大家并不陌生,它是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的缩写, 就是动态影像压缩处理小组的意思,大家所看到的VCD就是使用的MPEG-1技术,而DVD是使用更进一步MPEG-2的技术。
MP3是MPEG里的一项技术分支,主要用来压缩声音。一共分三个等级(Layer),分别是Layer-1(MP1),Layer-2(MP2),r-Laye3(MP3)。

CDDB:内存有演唱者,专辑名及歌名的数据库。

ID3:MP3文件的标签,上注明该MP3文件(歌曲)的标题和作者。

SRS WOW:是SRS Labs公司针对MP3等新一代的音频格式而开发的一种音质增强技术。这种技术基于人耳的生理声学和心理声学原理,深入挖掘了立体声音响中的三维环绕信息,可显著扩展声场的宽度、高度和深度,使声音变得更加自然、悦耳,久听不易疲劳。而且,它还将SRS的TruBass低音增强技术融入其中,可以产生更加深邃、浑厚、富有弹性的低音,在用容积较小的多媒体音箱重放时所产生的低音效果几乎可以和大音箱相媲美。它所产生的虚拟声场的范围要比扬声器自身产生的声场范围大了许多,相应地,最佳听音区的范围也大了许多。

mp3PRO:利用的是由 Coding Technologies 公司开发的 codec enhancement 技术和 Thomson 与 Fraunhofer 共同开发的mp3技术。当制作 mp3PRO 文件时,编码器将音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将音频数据中德低频段部分分离出来,通过传统的mp3技术而编码得出的正常的mp3音频流,此举可令到mp3编码器可以专注于低频段信号从而获得更好的压缩质量,而且原来的mp3播放器也可播放mp3PRO文件。另一部分则是将分离出来的高频段信号进行编码并嵌入到mp3流中,传统的mp3播放器会将其忽略掉,而新的mp3PRO播放器则可从中还原出高频信号,并将两者进行组合,得到高质量的全带宽的声音。通过这样的技术,使得mp3PRO能在64kbps的编码率便可提供与128kbps的mp3相同的质量。

-------------------------------------------------------------------------------------
VQF:实际指的是TwinVQ(Transform-domain Weighted INterleave Vector Quantization),是日本NTT(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集团属下的NTT Human Interface Laboratories开发的一种音频压缩技术。该技术受到著名的YAMAHA公司的支持。VQF是其文件的扩展名。简单地说,它和MP3的实现方法相似,都是通过采用有失真的算法来将声音进行压缩,不过它与MP3的压缩技术相比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VQF的目的是对音乐而不是声音进行压缩,因此,VQF所采用的是一种称为“矢量化编码(Vector Quantization)”的压缩技术。该技术先将音频数据矢量化,然后对音频波形中相类似的波形部分统一与平滑化,并强化突出人耳敏感的部分,最后对处理后的矢量数据标量化再进行压缩而成。

ASF、ASX、WMA、WAX等:
ASF和WMA都是微软公司针对Real公司开发的新一代网上流式数字音频压缩技术。这种压缩技术的特点是同时兼顾了保真度和网络传输需求,所以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也是由于微软的影响力,这种音频格式现在正获得越来越多的支持。

OGG:Ogg Vorbis 是一种新的音频压缩格式,类似于MP3等现有的音乐格式。但有一点不同的是,它是完全免费、开放和没有专利限制的。Vorbis 是这种音频压缩机制的名字,而Ogg则是一个计划的名字,该计划意图设计一个完全开放性的多媒体系统。目前该计划只实现了OggVorbis这一部分。Ogg Vorbis文件的扩展名是.OGG。这种文件的设计格式是非常先进的。现在创建的OGG文件可以在未来的任何播放器上播放,因此,这种文件格式可以不断地进行大小和音质的改良,而不影响旧有的编码器或播放器。
对于乐迷来说,使用OGG文件的显著好处是可以用更小的文件获得优越的声音质量。而且,由于OGG是完全开放和免费的,制作OGG文件将不受任何专利限制,可望可以获得大量的编码器和播放器。这也是为何现在MP3编码器如此少而且大多是商业软件的原因,因为Fraunhofer要收取专利使用费。

AAC:(Advanced Audio Coding)
这是根据MP3发展而来的音乐文件格式,它的频率范围比MP3宽,达到8-96kHz,而压缩比率则与MP3大致相同。不过,由于支持这种压缩标准的厂商不多,而制作这种文件格式的软件也不普遍,所以AAC不如MP3的普及程度高。

-------------------------------------------------------------------------------------
EAX:EAX全名为Environmental Audio Extension,这是创新公司在推出SB Live声卡时所推出的API插槽标准,主要是针对一些特定环境,如音乐厅、走廊、房间、洞窟等,作成声音效果器,当电脑需要特殊音效时,可以透过DirectX和驱动程序让声卡处理,可以展现出不同声音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并且通过多件式音箱的方式,达到立体的声音效果。EAX在刚推出时为1.0版,目前是2.0版,而许多游戏目前也都支持此项规格。

[ Last edited by alvinbear on 2006-2-14 at 02:47 AM ]
 楼主| 唱着歌 发表于 2004-12-9 23: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御宅族(otaku)的定義.....

御宅族ㄚ.....就是日文的otaku(オタク)

廣義的意思就是指對一種特定事物或分野有某種程度狂熱的人,狂熱到連它的周圍相關情報都詳加研究,無不知曉的程度.

狹義的就是指"超級"的動漫畫迷的狂熱研究者,通常我們在日本指的是這個,不過otaku多半有一種諷刺罵人的意思,因為日本很多otaku都是足不出戶,不修邊幅,成天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研究動漫畫的人....也因此很難融入正常人的社會
這一類的人外型共通性多半很白很胖,鬍子都不刮乾淨,服裝儀容很差,又戴一副厚厚的眼鏡,感覺基本上讓人很不舒服.(像在秋葉原最常看到這一類的人....)
所以otaku通常比較有種負面的意義.
至於前者所提到的廣義otaku,則比較有正面的意義的話,通常不用otaku形容,而是用英文的mania(マニヤ)來稱讚他是個專家而不是otaku.

[ Last edited by 天使〖泪〗 on 2004-12-21 at 11:59 A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灏梵 发表于 2004-12-31 21: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动画音乐名词解释

OP:(opening)即片头曲。

ED:(ending)即片尾曲。

TRACK:曲目、音轨(也可缩略为TRK)

BGM:(BACK GROUND MUSIC)背景音乐,在戏剧的过程中所要用到的,一般收录在OST中。

ユレクション COLLECTION:即选集,又称合集。一张CD里即可以是同一个系列的选集,也可以是不同系列的选集,大部分收录的是所谓的“精华”。COLLECTION有BEST COLLECTION、THEMES COLLECTION、SINGLE COLLECTION、DIRECTORS COLLECTION等。

ィメ-ジ·アルバム IMAGE ALBUM:印象集,不同于OST,其中的曲子并非是对原剧中的音乐忠实的再现,而是通过与原作有些不同的方式将原曲演奏出来,以便相对独立的构成曲目(更适合像音乐会演奏的场合)。给人的感觉是印象中的原曲。

IMAGE SONG:指角色歌曲,一般是由声优以角色身份演唱
MIX/REMIX: 一首曲子的混音版或一张混音专辑。和印象集又有点不同,混音版的乐曲在OST的基础上对音乐进行重编辑,并加入人声、环境音效或其他五花八门的东东,以期达到一种更好的或不同于OST的效果,给人的感觉非常的酷!一首在动画中听起来很沉闷灰暗的曲子,在REMIX版里可能是一首非常劲爆的舞曲哦!

LIVE:实况录音盘,一般是现场演唱会的,可以感受到实际参加演唱会的效果。

VOCAL: 有人声的,非纯音乐带,一般指歌曲。

DRAMA:类似于广播剧,即是用一群声优来演出,但一般都是相当具有水准的。

THEME SONGS:主题歌,一般是系列里最有名的歌曲。

BONU TRACK:CD后特别附加的音轨,可有可无。

SINGLE CD:只有一两首歌或两三首歌的CD,天!这样的CD也会有人买?好像是用来现炒现卖的,通常不可能见到再版。

VOCAL BOOK: 有声CD书。就像是关上屏幕看VCD一样。

SM:(不是性虐待!)笙美贸易有限公司。似乎是一个主营日本进口动画CD的公司,目前国内不管是哪个版本的D版或Z版的此类CD都是从这个公司里出来的。(原版的SMCD似乎也价格不菲)
CD编号:时间一长,你会发现这些动画CD都会有一个GGG\A&G\GA\GM之类的标识,每一个标识对应一张CD,互不相同,如果一张CD找不到对应的CD编号,则是非官方发布的CD。可能是D版的D版,质量更值得怀疑,建议大家不要买此类CD。

CV:Character Voice 声优, 动画角色的配音员.

OST:Original Sound Track (原声音带),即作品原声大碟,一般收录作品(动画、电影etc...)的配乐、主题曲等等。

OVA:Original Video Animatin (也叫OAV), 直接发行录影带版本的作品, 没有先在戏院或电视上放映.

SINGLE CD:只有一两首歌或两三首歌的CD,天!这样的CD也会有人买?好像是用来现炒现卖的,通常不可能见到再版。

[ Last edited by 天使〖泪〗 on 2005-1-3 at 06:28 PM ]

[ 本帖最后由 真*飞鸟 于 2008-6-3 15:3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遙遠の拂曉¨ 发表于 2006-1-17 22: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重要的动漫术语解释

*日本动画的版式:
TV版:就是在电视上放的动画版本
OVA:Original Video Anime(原创影象动画),和TV相对,不在电视上放映,要看的话只能通过购买的方式。具体内容以后会作介绍。
剧场版:动画的电影版本。

*音乐:
OST:Original Sound Track(原创音乐专集)。收录与某动画有关的音乐。
OP:片头曲/主题曲
ED:片尾曲

*片头和片尾的部分字幕解释:
监督:等于中国人说的“导演”

脚本:写剧本的人,也叫故事构成

原作:这个要区别于“脚本”。日本的TV动画通常是由漫画,小说或者游戏……等改编的,漫画作者和动画的制作者通常是不同的(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宫崎骏的一些作品,GAINAX也经常是自己的原作自己制作成动画),因此有“原作”这一词。它指的就是原漫画/小说的作者。比如COWBOY BEBOP,原作是“矢立肇”。(关于矢立肇,看过梦总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个典故了,但目前看来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日后我会再作介绍)

CAST:声优,配音演员

STAFF:参与制作改动画的全体成员(一般的小虾小米都会包括进去)

制作:通常是指负责画该动画的公司,因为日本要制作一部动画通常是要N个部门/公司共同合作完成的,分工明确,有点像流水线操作。这个词也是需要大家关注的,一部动画的制作水准往往会受到制作单位的影响。有时甚至看看动画公司的名字也能知道这部片子值不值得收藏。


*圈内术语这个没有做仔细调查,似乎是只有国内发烧友中通用的词语)

OTAKU:日语,原意为“御宅”。目前国内公认的意义是:容易沉浸在幻想世界中,欠缺正常社交生活经验的次文化族群,说的通俗点就是对动漫有着疯狂热情的一群人,举个例子(只能简单地提一下):

比如EVA的OTAKU能背得出每个使徒的中文,日文,英文名字,详细研究过《新约》《旧约》,熟悉犹太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区别。关注GAINAX的一切活动……精通佛罗依得的理论……是邪教组织的成员……

王道:最近非常流行的一个词语。意思是“权威”,“真理”,“本尊”,“最重要的东西”。有套漫画就叫“王道之狗”。讲的似乎是和孙中山有关的事情~。 恩……现在的社会,什么才是王道呢……?对于本站来说,也许目前的王道是……金钱。(实在是需要啊~~)

暴走:狂飙。GO MAD。症状通常是眼睛变色,行走呈爬行状。有时口冒白色气体……这要视情况而定。
典型角色……EVA初号机……(众人:不要偏袒某人啊~ 月:那个……今天天气真好~)对了,如果遇上类似状况请迅速离开现场或者准备200个灭火器以防不测……


BT:变态的缩写

BL:BOY’S LOVE,男同性恋

GL:GIRL’S LOVE

SM:……这个本来不想说的,但有人问了也没办法。性质跟上面两项差不多,相关词语是“女王”“鞭子”之类,不能再具体了。

LOLI(罗丽):日语“幼女”的意思,指12岁以下的小女孩。LOLI也可以作为形容词使用,LOLI的标准在个人眼里可以有所不同,如果看上去觉得很小很可爱的就可以称她为LOLI,最典型的就是小叽了。

正太:和罗丽相同属性的词,专指12岁以下的小弟弟。
PK:原为“扑街”,看字面也知道什么意思了吧。本来指一种黑社会的仪式(扑倒在街上?),现在多为打架的意思。

残念:可惜的意思。引申词语有“碎碎念”……类似的自己也可以造。

收声:闭嘴。

XD:这个很需要大家的想象力哦~第一种解释:X代表M。下面不用我说了吧。 第二种解释:一个表情符号。个人理解是“倒”或“晕”的意思。

口胡:语气词。相当于“靠!”之类的泄愤词语。也可以写成“口 古月”(扩大化)





KUSO:恶搞的意思。但是也可以用来发表感叹,在动画中常常能听到男主角说这个词,翻译常常是“可恶~!”“他妈的!”

874:动词……论坛上疯狂批判的行为,一般如果你会被874的话肯定是触犯了某位OTAKU高手或者精神病患者,建议先和这种论坛保持距离,提高自己的实力以后再去或者干脆不要去了。

素人/幼齿:就是看动漫有些年头(2-3年)自己有点开窍了但其实还懂的很少的人。不算贬义词。

达人:看动漫不惜一切代价,总之实力很强的那种。

*动漫体裁:
SF=SCIENCE FICTION 科幻机械类的作品,如EVA


*动漫作品的缩写:
动漫发烧友之间常常用缩写代表自己熟悉的作品,缩写通常是能理解的,但也有些对于新人来说不是很熟悉,在此略举一二,以后逐渐补充。
FF:大家最熟悉的大概就是FF(FINAL FANTASY)系列了,FF系列本来是SQUARE公司的一个著名游戏,因为非常受欢迎所以有很多周边,比如游戏动画,OVA,电影等。但是
最近使用FF的缩写则需要辨别一下了,因为《黑客帝国》系列也出品了一部动画短片名叫FINAL FLIGHT OF THE OSIRIS(欧西里司最后的飞翔),缩写同样是FF。该片导演和《FINAL FANTASY》的电影版是同一个人(安迪*琼斯),怪不得连名字都一样了。

M0=MACROSS ZERO(ZERO 是零的意思,所以用“0”表示)

ROD系列:目前出品的有两个作品,一个是READ OR DIE(OVA),中文名为“死亡的思考”;另一个是正在制作放映中的READ OR DREAM(TV),目前过内还没有D版。它们的缩写均为ROD

*OVA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OVA?
  OVA=ORIGINAL VIDEO ANIMATION=原创动画录映带
  OVA在日本动画历史里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各种动画资讯志让经常会看见她的踪影。能够作为OVA的作品在首次推出时必定是未曾在电视或戏院上映过,才能称作为OVA。当哪些在电视或戏院上映过的作品再推出的录映带/LD/VCD等等就不能称作OVA了。而OVA中的"V"亦泛指所有映带/LD/VCD/DVD媒体,并不是单单当作录映带。

*剧场版
  什么是剧场版(动画)
  初公开是为了在电影院播放而制作的动画称之。这类作品的制作成本与投资、人力都高於OVA与电视版动画,画工也极尽可能的豪华,不论在动作的流畅度、使用的分色数等,可以明显地看出与前两者的差别。通常一部剧场版动画是90分钟,不过没有一定,歧异度很大。
  现今,只要的受欢迎的TV动画,通常都会推出相应的剧场版,但剧场版无论是故事还是人物,通常都会和原TV版有所差异。例如《少女革命》和《超时空要塞》都的剧场版都只保留了原作故事和人物的主线。


*原画
  原画是把画面中人物的动作之起始与终点画面或是静画等,以线条稿的模式画在纸上。阴影与分色的层次线也在此步骤时画进去。因此有人译作"Key-Animetor"或"Illustrator"(较少用)。


*动画
  将原画中的每个动作,依照分镜表指定的时间间隔,将中间连贯的每张画面画在纸上的工作。最後将这些线条稿影印到赛璐珞片上,就可以进行上色的作业。也有人译成"Assistant
Animetor", "Inbetweener"。


*作画监督
  作画监督(Animetion Director, Key Animetion Supervisor)的工作是什么?
  修正原画、动画之成品,看看人物的脸型是否符合人物设定,动作是否流畅等等。必要的时候必须能重新作画,因此必须是资深的原画家及动画家才能胜任。


*色指定
  指定用色的工作称之,名称不一,有时也叫"色彩设定",英文则有Color Setting, Color Styling, Color Designer, Color Coordinator, Color Key...。除了指定"衣服要红色、裤子要黑色"这种事之外,更重要的是指定赛璐珞画上色时所需的阴影、层次色,是用XXX号的颜料。


*仕上
  在日文的原意是完成、完稿的意思,中文就是上色,英文为Painting, Finishing。根据每一个区块标记的颜料号码,在赛璐珞片的反面进行涂色的工作。


*音响监督
  音响监督 (Audio Director)的工作是什么?
  负责插入配乐的安排、效果音的准备、配音录制、混音工程的监督等等。


*制作人
  制作人(Producer)的工作
  制作人的工作,主要是规划制作进度表,安排每日每天的制作进度,寻找制作群/制作公司,对外争取出资者,同时必须和执行制作共同作业,以确保企划的每个元件都能按时并正确无误地组合在一块儿。

*GK模型
  "GK"的全文是 Garage Kit,原意是"车库组件",因为西方人惯将车库作为工作房,而GK模型就是在这种地方诞生了。
  最初的GK模型只是一些玩家们自行创作的作品,造型细致度是因人而异,通常都是ONLY ONE,全世界只此一个。制作的素材(也就是原料)没有一定,黏土、石膏、木板、金属都可以拿来做,因此自制或自己少量生产的模型才叫GK。 之後因为某些特殊成品很讨人喜欢,也就有了把它当成商品来出售的念头。卖著卖著,突然有天有两个家伙,他们同时看上了一件作品,有人就开始动脑筋复制GK模型,用翻模的方式!当时可能是使用石膏之类的材料来当作模版来复制,但是石膏不易耐久,可能翻制个一两次之后就面目全非啦。现在则是使用矽胶 (SILICONE)来作为翻模用的模版材料,不但具有极佳的弹性,在耐用度上也比石膏强多了,不过还是有其翻制数量上的限制。 基本上,只要不是射出成形而可大量生产的塑胶模型都被叫GK,大致有实心树脂,空心软胶,white metal (低熔点,软软的铅锡合金)数种,题材则多为动漫画或电影人物,在 HGA陈列的GK以实心树脂(最早的来源竟然是工业废料)的动漫画人物为主。(HB、Bastet (蓟)、THEO)


*监督
  "监督"其实是日文的写法,英文是Director,即中文常见的导演。日本ANIME制作的导演是决定整部作品气氛风格的关键,掌管故事进行的步调、气氛转折等等。即使是相同的人物设定、相同的画风与制作群,也会因导演的不同而有截然不同的风格。


*角色设定
  负责设计登场角色的人物造型、衣装样式的叫"人物设定",其工作不但是要让後续的作画者知道要画的人长得什么模样,还必须告诉他们这个角色的脸部特徵,眼神,表情等等,而且也要设计出由数个不同角度观看同一位角色的脸,以及不同於一般漫画、线条封闭的浏海。而负责登场的机械人、车辆、武器之设计的就是"机械设定",除了画出机械的造型以外,可能出现的细部结构、运动方式、可开启处等等也必须标明。设计稿除了特别指明以外,一般都是不上阴影的清洁线条稿。


*SINARIO
即英文的scenario,脚本的意思。把故事剧情以纯文字写出,包括场景、地点、背景音效、人物对白、人物动作等。


*分镜表
  英文是Continuty Script,中文则是叫做"分镜表"的东西。这步作业是实际将纸上的东西转换成将来呈现画面的第一步,画分镜表的依照脚本的指示,在脑中转成画面然後画在纸上。画分镜表的目的就是把动画中的连续动作用分解成以1个Cut(1个分镜)单位,旁边标上本画面的运镜方式、对白、特效等等。最重要的每个Cut所经过的时间、张数等,也都会写在分镜表的最右边。


*Layout
  "Layout"算是比较少见的工作,在工作性质上接近中文的"构图",只有在一些剧场版作品可能采用,例如设计多层次背景,令每层背景移动速度不同,就能表现出逼真写实的远近距离感。而画Layout的人必须在脑海里意识到摄影机的存在,从摄影机的观点去看场景里的一草一木,然后将这些画面详细地画下来。
  会有这个工作,主要是弥补不大会画图的导演所画的分镜表,将杂乱简略的画面仔细的呈现出来,作为日后原画、动画、背景、色指定等等的依据。在押井守的作品,例如机动警察剧场版、机动警察剧场版2、攻壳机动队等等,都是运用大量Layout的实例,而特色就是"用2D的作画也能精确表现3D的视觉效果"。


*演出
  日文"演出"一职,是在日本动画制作中特有的职称。简单说,他是辅佐导演的人,在TV系列和在OVA版、MOVIE版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大相同。
  在TV系列中,因为导演太忙,不大可能全程兼顾每一集,所以各集的"演出"就相当於该集的"专属导演",顺著(总)导演的意图,全程掌控该集的制作。而在OVA、Movie中,"演出"这个职位就比较像"助监督"(副导演),了解导演的意图,协助处理演出工作的细节("演出工作"就是"把剧本文字转化为镜头画面"的过程, 有点像西方电影或舞台剧所谓的"场面调度")。他的工作相当近似於监督,一定要相当熟悉动画语言的人来担任,但不一定要很会画图 (正如导演也不一定要很会画图一样 .....)所以,有人译为"Co-director". 也有人译为"Assistant Director"或 "Executive Director"。

[ Last edited by alvinbear on 2006-1-18 at 12:25 A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维滋 发表于 2006-1-18 21: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我还真不懂捏~
嘿嘿
874:动词……论坛上疯狂批判的行为,一般如果你会被874的话肯定是触犯了某位OTAKU高手或者精神病患者,建议先和这种论坛保持距离,提高自己的实力以后再去或者干脆不要去了。

素人/幼齿:就是看动漫有些年头(2-3年)自己有点开窍了但其实还懂的很少的人。不算贬义词。

达人:看动漫不惜一切代价,总之实力很强的那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紅蓮迷子 发表于 2006-1-25 21: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动漫资料] 动漫常识

动画常用术语简介

1、什么是OVA?
   Original Video Animation,原创动画录影带,有别於一般电视上面播放的动画,这种动画不论在制作成本上与时间上都投入比电视版动画更多,而且只会以影碟(LD)及录影带(Video)的形式发行,"“理论上”品质画工方面都优於一般电视版,而且尺度也比普通电视动画宽松,艺术性的露两点是稀松平常(^^;。不过近年来许多旧片都被台湾的有限电视业者买来播映权炒冷饭,在有限频道播放,并且剪片剪得体无完肤,让观众完全看不懂,这种作法不知道是在考验观众的认知能力,而是在考验看过的人的记忆力。通常OVA一集的时间是25分钟,影碟则是一次收录两集为多。

2、什么是剧场版(动画)

  初公开是为了在电影院播放而制作的动画称之。这类作品的制作成本与投资、人力都高於OVA与电视版动画,画工也极尽可能的豪华,不论在动作的流畅度、使用的分色数等,可以明显地看出与前两者的差别。通常一部剧场版动画是90分钟,不过没有一定,歧异度很大。

  现今,只要的受欢迎的TV动画,通常都会推出相应的剧场版,但剧场版无论是故事还是人物,通常都会和原TV版有所差异。例如《少女革命》和《超时空要塞》都的剧场版都只保留了原作故事和人物的主线。


3、什么是“GK模型”?

  “GK”的全文是 Garage Kit,原意是“车库组件”,因为西方人惯将车库作为工作房,而GK模型就是在这种地方诞生了。

  最初的GK模型只是一些玩家们自行创作的作品,造型细致度是因人而异,通常都是ONLY ONE,全世界只此一个。制作的素材(也就是原料)没有一定,黏土、石膏、木板、金属都可以拿来做,因此自制或自己少量生产的模型才叫GK。

  之後因为某些特殊成品很讨人喜欢,也就有了把它当成商品来出售的念头。卖著卖著,突然有天有两个家伙,他们同时看上了一件作品,有人就开始动脑筋复制GK模型,用翻模的方式!当时可能是使用石膏之类的材料来当作模版来复制,但是石膏不易耐久,可能翻制个一两次之后就面目全非啦。现在则是使用矽胶 (SILICONE)来作为翻模用的模版材料,不但具有极佳的弹性,在耐用度上也比石膏强多了,不过还是有其翻制数量上的限制。

  基本上,只要不是射出成形而可大量生产的塑胶模型都被叫GK,大致有实心树脂,空心软胶,white metal (低熔点,软软的铅锡合金)数种,题材则多为动漫画或电影人物,在 HGA陈列的GK以实心树脂(最早的来源竟然是工业废料)的动漫画人物为主.

4、什么是“监督”?

 “监督”其实是日文的写法,英文是Director,即中文常见的导演。日本ANIME制作的导演是决定整部作品气氛风格的关键,掌管故事进行的步调、气氛转折等等。即使是相同的人物设定、相同的画风与制作群,也会因导演的不同而有截然不同的风格。[电视版动画导演的工作]

  现今日本动画界比较著名的监督有庵野秀明,代表作《新世纪福音战士》被誉为日本动画三大作品之一,与《高达》和《Macross》齐名,之后《彼男彼女的故事》的再次成功更加巩固了他作为第一流监督的地位,现在炙手可热中。

  几原邦彦,监督过著名的《美少女战士》,还有倍受争议的Otaku作品《少女革命Utena》,作品一贯以华丽得以及各种令观众似懂非懂的场景著称,他和庵野秀明的共同之处就是他们作品充斥着监督个人的恶趣味,使得他们的作品受到FANS狂热喜爱,但也会引起很多争议。尤其是几原邦彦,他的《少女革命Utena》常常是喜欢的人喜欢得要命,讨厌的人也讨厌得要命^^。

  押井守,成功监督过《福星小子》《机动警察》等诸多名作。在同一系列的作品中也能展现不同的风格,即可以拍得轻松搞笑,也能拍得伤感沉重,作品极具个性^^。另外由他监督的剧场版动画《攻克机动队》更是一部经典之作,在欧美地区的也相当不错。

5、什么是“Charactor Design”(人物设定)、“Mechanical Design”(机械设定)?

  负责设计登场角色的人物造型、衣装样式的叫“人物设定”,其工作不但是要让後续的作画者知道要画的人长得什么模样,还必须告诉他们这个角色的脸部特徵,眼神,表情等等,而且也要设计出由数个不同角度观看同一位角色的脸,以及不同於一般漫画、线条封闭的浏海。而负责登场的机械人、车辆、武器之设计的就是“机械设定”,除了画出机械的造型以外,可能出现的细部结构、运动方式、可开启处等等也必须标明。设计稿除了特别指明以外,一般都是不上阴影的清洁线条稿。

  在人物设定方便广为国内Fans熟悉的如贞本义行,他的代表作有《蓝宝石之迷》(又译作《海底两万里》)以及著名的《新世纪福音战士》。另外还有著名的大师级人物美树本晴彦和高田明美。美树本晴彦最著名的就是为《Macross》作的人物设定了,还有《高达》系列中的《0080》等,他设定的人物艳丽而富有人情味,眼神尤为迷人。而高田明美,则可以称得上是以为动画整容大师^^,她为多部热门漫画改编成动画化作人物设定,如著名的《橙路》和《机动警察》等,这些热门的少年漫画风格原本都不算精美,但一经高田明美之手后形象都大为提高,并且还保留了漫画的原形,不至于动画化后人物虽然美形了,观众却认不出了^^。她所绘制的《橙路》彩图集只可用美奂美轮形容。
 而机械设定的名家,则首推大河原邦男和河森正治。前者为设计了著名《高达》系列,而后者的代表作是《Macross》。

6、“SINARIO”?

  即英文的scenario,脚本的意思。把故事剧情以纯文字写出,包括场景、地点、背景音效、人物对白、人物动作等。

7、分镜表?

  英文是Continuty Script,中文则是叫做“分镜表”的东西。这步作业是实际将纸上的东西转换成将来呈现画面的第一步,画分镜表的依照脚本的指示,在脑中转成画面然後画在纸上。画分镜表的目的就是把动画中的连续动作用分解成以1个Cut(1个分镜)单位,旁边标上本画面的运镜方式、对白、特效等等。最重要的每个Cut所经过的时间、张数等,也都会写在分镜表的最右边。

8、什么是“Layout

  “Layout”算是比较少见的工作,在工作性质上接近中文的“构图”,只有在一些剧场版作品可能采用,例如设计多层次背景,令每层背景移动速度不同,就能表现出逼真写实的远近距离感。而画Layout的人必须在脑海里意识到摄影机的存在,从摄影机的观点去看场景里的一草一木,然后将这些画面详细地画下来。

  会有这个工作,主要是弥补不大会画图的导演所画的分镜表,将杂乱简略的画面仔细的呈现出来,作为日后原画、动画、背景、色指定等等的依据。在押井守的作品,例如机动警察剧场版、机动警察剧场版2、攻壳机动队等等,都是运用大量Layout的实例,而特色就是“用2D的作画也能精确表现3D的视觉效果”。

9、什么是演出?

  日文“演出”一职,是在日本动画制作中特有的职称。简单说,他是辅佐导演的人,在TV 系列和在OVA版、MOVIE版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大相同。

   在TV系列中,因为导演太忙,不大可能全程兼顾每一集,所以各集的“演出”就相当於该集的“专属导演”,顺著(总)导演的意图,全程掌控该集的制作。而在OVA、Movie中,“演出”这个职位就比较像“助监督”(副导演),了解导演的意图,协助处理演出工作的细节(“演出工作”就是“把剧本文字转化为镜头画面”的过程, 有点像西方电影或舞台剧所谓的“场面调度”)。他的工作相当近似於监督,一定要相当熟悉动画语言的人来担任,但不一定要很会画图 (正如导演也不一定要很会画图一样 .....)所以,有人译为"Co-director". 也有人译为"Assistant Director"或 "Executive Director"。

  (另外日文还有“出演”一词,通常是指“演员”,只有在真人演出的电影电视等才会看到,动画制作群里则无。)

10、原画?

  原画是把画面中人物的动作之起始与终点画面或是静画等,以线条稿的模式画在纸上。阴影与分色的层次线也在此步骤时画进去。因此有人译作"Key-Animetor"或"Illustrator"(较少用)。

11、动画(Animetor)  

  将原画中的每个动作,依照分镜表指定的时间间隔,将中间连贯的每张画面画在纸上的工作。最後将这些线条稿影印到赛璐珞片上,就可以进行上色的作业。也有人译成"Assistant Animetor", "Inbetweener"。

12、作画监督(Animetion Director, Key Animetion Supervisor)的工作是什么?

  修正原画、动画之成品,看看人物的脸型是否符合人物设定,动作是否流畅等等。必要的时候必须能重新作画,因此必须是资深的原画家及动画家才能胜任。

13、什么是色指定 ?

  指定用色的工作称之,名称不一,有时也叫“色彩设定”,英文则有Color Setting, Color Styling, Color Designer, Color Coordinator, Color Key...。除了指定“衣服要红色、裤子要黑色”这种事之外,更重要的是指定赛璐珞画上色时所需的阴影、层次色,是用XXX号的颜料。

14、仕上?

  在日文的原意是完成、完稿的意思,中文就是上色,英文为Painting, Finishing。根据每一个区块标记的颜料号码,在赛璐珞片的反面进行涂色的工作。

15、音响监督 (Audio Director)的工作是什么?

  负责插入配乐的安排、效果音的准备、配音录制、混音工程的监督等等。(银英传等作品的音响监督-明田川进的访谈)

16、制作人(Producer)的工作

  制作人的工作,主要是规划制作进度表,安排每日每天的制作进度,寻找制作群/制作公司,对外争取出资者,同时必须和执行制作共同作业,以确保企划的每个元件都能按时并正确无误地组合在一块儿。

17、CV
Character Voice声优,动画角色的配音员。

18、TV版
在电视频道上播映的作品,大部分的连续剧是一周一话半小时。

日本动漫名词解释

动画就是动画。“アニメ”这个词现在用来表述那些赛璐珞片式的动画(“日式”动画)。七十年代以后,(在八十年代之前,也有叫做“电视漫画”或“漫画映画”)漫画(还有少部分小说)被大部分日本动画公司改编成了动画。很多动画制作公司都很注意将文化注入角色和故事中,并且也补正原漫画的内容。

  和我们想象正相反的是,大多数动画面向的是儿童和少年。动画产业几乎只是漫画产业的辅助而已。很少有动画面向大学年龄,因此上,很大部分的成年漫画读者不关心动画。差不多到了八十年代末期,动画走到了他经济发展的最高峰。现在那些有名的漫画和动画都不得不转向了电视游戏。

  机械(メカ/mecha)

  题材广泛,包括任何器械、机器人或机器装置。特别是“巨型机器人”,好象是从《哥斯拉》之类的电影中最早出现的。机械设计似乎已经让动画作品达到了很高的阶段,但是它并不是漫画成功的重要条件。

  剧画(gekiga)

  “剧场影片”。如名所述,剧画剧情简单,很象通常的话剧电影。特征直白、平铺直叙、主义现实、人物简单。此类作家如白土三平和西都たかお,后来就要算鼪g明的电影。剧画在六十年代很流行(剧画是漫画的一个流派)。后来连手塚治虫也将剧画要素引入他的故事中。但是,剧画在衰退。现在很难在少年漫画中看到他的影子,尽管这种类型在四十岁以上的读者群中还有市场。

  エッチ/変态漫画(H-manga, H, ecchi, hentai)

  “変态”就是“反常/非正常状态”的意思,后来,就只指“反常”或“性的反常”。“H”或“エッチ”是“変态”的俚语简称,基本上就表示性主题。包含有直接的性或其他色情内容的漫画称作“エロ漫画”或“H漫画”。

  [“変态”这个词最初是用在一本杂志上(一本连载小说的流行类杂志)。“H”的意思是“変态さん(变态小姐)”。据说这是一个女性角色的名字。她用这个词来挑逗男人……八十年代以后,大多数日本人已习惯使用“エッチ”这个词来暗示性的含义了。]

  据某些调查估计,H漫画大概要占整个漫画产业的四分之一。他们几乎提供给所有类型的消费者,尽管这些标注上了年龄限制或是用塑料纸包了起来(在日本,找到一家只卖H漫画商店是很容易的。)。H漫画自称有最大的自由度,他们还分成若干子类别,其艺术深度宽度各不相同。另外,H漫画作家有些(不是大部分)也进了主流媒体。很多小出版社专门出品H漫画,并联合销售色情游戏软件、CD-ROM和其他同人誌作品。

  ロリコン(lolicom)

  由“Lolita complex”两个词组合而成。这是对幼女的猥亵。日语中这个词是很粗俗的,但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作为H漫画下的一个分支,ロリ漫画描写的是看起来很幼小的少女形象。在H漫画领域中,“Lolita”和“美少女”这两个词是可以互换的。

  同人誌(doujinshi)

  字面上的意思是“同好出版物”。同人誌是指那些风格相同的作者团体的组合,并不只指动画或漫画。一堆同人誌作家称为一个“派系”。在漫画群里,现在所说的同人誌是指业余作家、自己出版漫画、特别是画那些基于已有漫画或动画的作家们。

详细资料

什么是“同人志”?虽然可以用一堆复杂的定义来解释,不过还是采用最简单明了的说法好了。同人志,就是一种同好刊物,是无法、或者不愿,通过一般正规的发表渠道出版自己作品的狂热人物自己筹资出版的刊物。大家都知道,正规创作的发表,其实是满严苛的哦,不但要经历基础的文笔审核,还要顾虑内容、主旨等等各种的琐碎事项。而且,所谓“正规”,一般而言也就有“商业”的意义在,这样的情况下,获选刊登的作品一定要经过编辑筛选,而并非所有创作者的作品都具有编辑眼中的商品价值哦。这时候就会出现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一个具有“无限热情决心意志”的作者,主流媒体却坚决不采用你的“大作”,那么怎么办?

  答案很简单,出同人志喽。

  所以,最初的同人志,和漫画并没有什么关系哟。

  现在普遍被接受的说法是,同人志的诞生,是在日本的大正时期,白桦派的名作家武者小路笃实、志贺直哉等将他们文艺结社间同好的作品集结成书,并自掏腰包加以出版。不久日本的出现了很多这样由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合出的“同人志”,一时“同人志”成为文人墨客的风雅韵事,顿然风行一时。所以日后当“同人志”几乎已经成为“漫画同人志”的同意的时候,人们好象已经忘记了,最初同人志可是一件完全不同的事情哦。不过个人的感觉,其实日本人这样的做法也是从中国学过去的哦,因为按照这样定义的话,最先出现同人志的地方不可质疑的是在中国耶,远在当年使得“洛阳纸贵”的时代,就已经出现同人志了哦。所以呀,同人志在中国的传统,才是真正的历史悠久呢。

  不过现在我们说的是漫画同人志,而漫画同人志的历史,的确要算日本最相当悠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原祖级漫画同人志集售会“comic market”已经有了二十六届的历史了哦。这个每年冬夏各举办一场的同人志售会,规模之大有点令人咋舌呢。不但参展的摊位有近万,而且两天的展期居然达到了现场参观人次五十万以上的骄人数字哦。

  漫画同人志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也就是“原创派”和“演绎派”。原创派顾名思义就是题材上完全自创,而“演绎派”则是以当红的商业卡通、漫画为基础,用自己的想法全新诠释哦。“原创派”的东西先不用提它,是不是有人对“演绎派”非常的不解呢?为什么明明是别人的作品却要自己来从新来过呢?耶,原因很简单啊。因为就算是同样的东西,不同的人看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期待哦。你所想要看的东西,你所期待的发展,或者你所关怀的人物,未必作者一定会让你如愿哦。事实上现在的作者,很可能就是抱着“很好,你要看剧情那样发展吗?我偏不”的宗旨在作画耶,最典型的大概就是clamp那帮恶搞的姊姊啦。如此说来,读者岂非非常的可怜吗?被人家玩弄在股掌之中的感觉哦。不过呢,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最多自己画过就是了!!

  所以,明白了么,为什么这种“将别人的角色、故事架构放在自己的笔下演出一个新故事”的同人志是如此的受人欢迎呢?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改变命运或者将来,自己决定自己的道路的期待哦。当然对于同人志作者来说,顺便决定一下别人的命运也是非常有趣的耶。

  当然,任何一件事物的茁壮发展都需要契机耶,同人志之所以在十年前左右开始风起云涌的发展,也是当时环境造成的哦。一方面少年少女漫画的分类走到了顶峰,另一方面拥有全新意识和颠覆传统的新一代闪亮登场,漫画动画的商业触动了同人的热情,于是,崭新的时代开始了!!

  说起来当年的的少年少女们喜欢的是什么?没错哦,就是“圣斗士星矢”哦。想起来真的应该感谢车田先生,虽然现在回想起来是一部有着众多缺点的作品,但是纷纭众多的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少年漫画中的美型的出现,确实促使许多的同人志作家“揭竿而起”的最初哦。

  同人志故事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哦,从搞笑到美型到喜感温馨都会出现哦,而且也并不是只限于“圣斗士”一部而已哦。现在红透半边天的clamp 姊姊们就是同人志出身的哦,至于那位已经成为无数少女心中圣经宝典的“绝爱”作者尾崎南小姐,也是从《足球小将》开始走上“不归路”的哟。而且,南小姐还画过《灌蓝高手》的同人志呢。其他诸如《幽游白书》,《银河英雄传说》等等出场人物众多的漫画也是在劫难逃,纷纷被拉下同人的混水中。事实上,同人志的热潮和力度到了如此的程度,以至判断一部漫画作品是不是真的已经真正被大众所接受和了解,看看它的同人志市场的火暴情况就可以了哦。相应的同人志小组,自然也就成为应运而生的东西了哦。

  这种因为“同好”而自组社团、自行印制的漫画“同人志”,和商业体系下的漫画是截然不同的:虽然处于未臻成熟的困境,但是自由自在的潜能,无所畏惧的勇气,翱翔天空的青春,实在是非常值得珍惜的呢。

  如今对于大陆来说,同人志已经不是什么遥远的东西,据说全国的同人志小组已经达到了2万,而会刊同人志等更是层出不穷。但是,怎样使得这样凭借热情和感悟的东西一直发展下去,怎样从“同人”走向“商业”又保持同心的不便,这可能才是真正面临的问题哦。虽然真诚的祝愿也许并没有实际的帮助,可是还是祝愿:同人们,好走!!


  狂热(オタク/otaku)

  “狂热”。对死心塌地的爱好者的称呼。漫画オタク就是那些将漫画生活化到极至的家伙们。这个词也用来形容漫画迷文化,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这是个贬义词。在日语里“マニア”也有这个意思。

  “おたく”字面意思是“你的家”的尊称,是一种礼貌的叫法。这种称谓暗示那些爱好者们成天闷在家里,难得和外界的社会交往。

  三无(やおい(yaoi))

  是“やま(止ま)なし、おち(落ち)なし、いみ(意味)なし”的缩写,就是“无截止、无目标、无意义”的意思。此类漫画的特点是描写男性同性恋,一般是用热门故事里的角色。又称作“少年爱/Boys' love”或“shotacom”。やおい现象的发展同西方的“slash”同好小说差不多。

  やおい漫画最初在80年代初出现,并有了相关杂志《June》(《June》称作“耽美糸”杂志)。现在有很多此类的漫画杂志,同人誌中也有不少此类的作品。可以说大空翼这类的足球少年漫画也推动了やおい漫画的发展,现在やおい同人誌占了主导。尽管やおい同人誌已趋于饱和,大出版商们也倾向于使用此类漫画来补偿那些在剧画漫画中赔进去的钱。

  中岛あずさ是有名的“やおい/少年爱”类作家和评论家。




——————————————————————————————————————————

日式漫画的分类

少女漫画

  面向6岁到18岁的女孩子。这类漫画没有明确的界限,不以故事类型、绘画风格或是情节而分。仅仅当出版商想要将某个漫画面向年轻女性发行时,就称之为少女漫画。(当然,女孩们也不会仅仅去看这些,也会看那些面向男孩的漫画。)

  最早的少女漫画是手塚治虫的《リボンの騎士》。这是五十年代在的少女杂志上的连载,这启发了一些作者去画面向少女的漫画。这些作者大都是女性,她们比男性作者更了解女读者的心理,更愿意推进少女漫画市场的发展。比较有名的有池田理代子、萩尾望都、大島弓子。如今很多成名的少女漫画作家都是女性。当然也有男性的少女漫画作家(如和田しんじ),就像有女性的少年漫画作家(如高桥留美子)。

  少女漫画和其他漫画不同,有数量极为庞大的类型和风格(因此上占有了很高的市场份额,具体比例很难下结论,根据一些官方的估计,大概在15~35%之间)。因为这种多样性,很难对少女漫画的特点下定义。里面有太多的例外情况。但是,以下可以说是几种典型的少女漫画:

  ·强调感情、气氛和心情描写胜过对动作的描述。很少用文字和连续事件,更多的是印象派和蒙太奇。

  ·很少描写“丑陋”的东西,除非无法避免。

  ·将很多精力放在服饰的细节上。

  ·很少变成动画(主流市场规律所致,少女漫画的狂热迷不多。这些大多数面向十岁以下,虽然有例外,但大多数情况男性群体是动画的观众。)

  一种通常的误解,少女漫画是仅限于浪漫故事的流派,或一些题材是被限制的。确实,浪漫类故事很流行,但是这只是少女漫画广阔范围的一部分而已。传统的少女漫画也包含了奇幻、科幻、神秘(颤栗)和恐怖。甚至一些少女漫画家根本没有使用浪漫元素。另外,恐怖少女漫画在直接或间接上也瞄准了男性读者,少女漫画实际上也成为恐怖漫画市场的主要力量。

  另一个误解是少女漫画都是面向未成年的,如《美少女战士》、《魔法骑士Rayearth》、《赤頭巾茶茶》和《Wedding Peach》这些典型或主流的少女漫画。实际上,他们也得到了男性狂热的迷恋。

  有些男性也是少女漫画读者。他们或曾经厌倦少年漫画公式中,或被女朋友介绍而最后沉迷于少女漫画。过去,男性喜欢少女漫画被看为令人羞耻的行为,所以那些时候并不多见这样的人,但随着《Wings》和《South》这样“男女皆宜”的漫画杂志出现后,CLAMP这样的作家就为男/女读者服务。比较著名的少女漫画杂志有:《仲良しとRibbon》(六岁以下)、《ララ、花と夢》(少年)、《Susperia》(恐怖)、《Wings》(男女皆宜)和《MARGARET》。


少年漫画

  最主流的漫画类型,像电话本一般厚的东西,面向少年读者。如今,少年漫画依旧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而且很多少年漫画杂志都是按周发行的厚本了。还有一些成年或是女孩子也成了少年漫画的忠实读者。

  著名的少年漫画杂志是《少年JUMP》(面向各类读者)、《少年SUNDAY》(面向城市市区)、《少年MAGAZINE》(体育类,长篇连载)、《少年Champion》(机器人类的)、《少年Captain》(面向狂热爱好者)。在世界各地,只要到唐人街,就一定能找到《少年JUMP》。这种少年漫画的最大特征,或者说主题就是:“努力、友情、勝利”。然后作家们就围绕着它们作公式化的演变,然后就是滥用激情,当然,成功的不多。《少年JUMP》的拖稿问题也很严重,因此,作者在稿约的紧逼下,耗尽了创造力和艺术性。所以,尽管它仍保持领先的地位,但明显有下滑的趋势。


青年漫画  很多在漫画杂志的名字中有“young”或“big”的。面向18岁到25岁的青年人。也包括一直看下去的三四十岁的读者。这类漫画面向了青年,也就有更多的性和暴力画面。这类漫画一般较少复杂怪异的情节。一般是以考试、体育或学校生活为主。描写了大学生、工薪族、失业者等等。带社会或公司情节的更受欢迎。也有少量的科幻、神秘、幻想的成人漫画。

女性漫画(josei):面向20岁以上女性的漫画,特别是那些家庭主妇和白领女性。她们喜欢肥皂剧那样的浪漫小说。女性的漫画一直是很活跃的。

成人漫画(成年コミック):是h漫画的同义词。

漫画单行本的分类

在日本,漫画通常是先在杂志上进行连载,如果受欢迎,就会继续连载下去成为长篇。当连载量够出单行本的时候,出版社就会出单行本,也就是通常我们所看的漫画书了。

  单行本大致上分为3类:

  第一类,就是最常见的32开本。称之为“新书版”,以定价390(含税410)日元为多,一些不是特别热卖的书,定价可能在457(不含税)日元上下。页数一般在180页左右,其厚度也相当于一本普通小说。这种开本常见于那些销量比较大的出版社,例如集英社,小学馆,讲谈社,白泉社等。

   第二类,大32开本的B6版。定价通常在500—600(不含税)日元之间。页数同新书版差不多。大多数情况下,B6判会加彩页,但是有些也不加。这种版本多见于虽然不是特别大众化,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FANS支持的漫画,角川书店,新书馆常出这种版本。举例而言,冰栗优或者JUDAL的漫画单行本就是属于B6判。

  第三类,大64开的加厚文库判(版)。定价一般看具体情况,起伏比价大。页数通常是300多页或者400多页。对于那些非常受欢迎的漫画,除了出单行本之外,出版社还会制作文库版,以便普及外加让FANS收藏。这种文库版一本的内容通常是普通单行本一本半或者二本的内容,每本后面还会有名家的解说或是背景知识介绍等,有时也有作者专门为此题写的后记。文库版的封面会重新设计,带有浓烈的艺术气息。例如竹宫惠子的《风与木之诗》的文库版是用法国的街景作为封面,美内玲惠的《玻璃假面》的文库版则是用一副油画作为封面等等。

  除了以上最常见的这三类外,有时出版社还会为大人气作品出特别版,一般被我们戏称为“豪华设定集”。这种版本一般都是A4判变形(小16开),定价为1千日元或者更贵。附多副彩图,以设定,人物介绍,名场面集,访谈为主,有时还会有作者特别画的番外篇。集英社为和月伸宏的《浪客剑心》所出的《剑心华传》就属此类。

  (二)1/3专栏的由来

  一般我们在看单行本的时候,会发现在内文里经常有个1/3专栏让作者闲话家常。这1/3专栏,并不是特意辟出来给作者让他们和大家交流用的,而是因为在杂志连载时为广告所留下的空间。一般漫画杂志每隔几页就要留出1/3栏的空间做广告,其中也有部分是为写前情提要而留的。为了配合出版社的要求,漫画家在连载的时候,就要专门空出这个空间。但是到了出单行本的时候,因为单行本的内容都是杂志连载时的内容,那么相应的,在单行本里也就留下了这1/3的空白。为了补白,于是作者们就只好在这个空间里无话找话,这就是闲话家常1/3专栏的由来。1/3专栏一般有两种形势,一种是在漫画左边的1/3竖栏,多见于白泉社,还有就是占漫画底部的1/3横栏,多见于小学馆。




动画出品公司列表

AIC   AIC株式会社   
ASATSU   旭通信社   
Ashi   Ashi
ATX   ATX
Avex   avex mode
Bandai   Bandai   
BeStack   BeStack   
Clamp   CLAMP
Deen   株式会社スタジオディーン   
FujiTV   フジテレビ   
Gainax   株式会社ガイナックス   
Genco   Genco   
Ghibli   宮崎 駿   
Gonzo   株式会社ゴンゾ   
Hal   有限会社ハルフィルムメーカー   
JAA   日本アニメーション   
JCStaff   株式会社J.C.STAFF   
Kadokawa   角川書店   
Kitty   Kitty
KSS   KSS   
Madhouse   マッドハウス   
MOE   ポニーキャニオン   
NHK     
Nippon   NIPPON   
OLM     
Others   其他动画出品公司   
Pierrot   スタジオぴえろ   
Pioneer   Pioneer   
PLDC   株式会社PIONEER   
ProductionIG   創通映像株式会社   
Satelight   株式会社サテライト   
SonyMusic   SonyMusic   
SOTSU   創通エージェンシー   
Sunrise   株式会社サンライズ   
Tatsunoko   竜の子プロダクション
TMS   東京ムービー   
TNK   TNK
Toei   東映アニメ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Toho   東宝株式会社   
TriangleStaff   トライアングルスタッフ   
TV-Asahi   朝日电视台   
TV-Tokyo   テレビ東京   
Victor   Victor   
WonderFarm   WonderFarm   
WOWOW   WOWOW   
Xebec   株式会社ジーベック   
Yomiuri   読売広告社   
YTV   YTV   
パイオニアLDC株式会社   パイオニアLDC株式会社   
キティフィルム   株式会社キティフィルム   
シスブリ制作委员会   シスブリ制作委员会

声优



  细说从头——洋剧声优热潮

  若要谈论现今日本人气声优热潮的历史背景,那么让我们由六十年代开始说起,在当时的日本,电视上播映的外国剧集引起了一大热潮,连带为这些洋剧配音的矢岛正明、若山玄藏、野泽那智、池田昌子、向井真里子等声优也开始为人所注意。当然当时的他们并不像现在的声优那样又出唱片又出席公开活动,但是他们也有了自己的支持者开始在剧集配音时在录音室附近聚集,最高纪录是一日有约二百人聚集,而一些电影或洋剧杂志亦开始对声优作出介绍和报导。以上可说是日本声优业界开始为人所注意的序章,第一次日本声优热潮。


  第二次声优热潮 -- 动画声优热潮


  在七十年代末,伴随著动画《宇宙战舰大和号》的堀起,动画业开始深化了它们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大量剧场版动画的上映和关连书刊的出版,为了宣传这些作品而开始作各种公开活动的声优,带来了另一次的声优热潮。他们推出唱片、开演唱会、甚至在武道馆作公开演出,标志著声优开始多媒体、多方面活跃。这个时代的代表声优有野岛昭生、神谷明、古川登志夫、曾我部恭行等。而在《六神合体》中的水岛裕和三矢雄二等亦有很多女性的“声迷”。


  声优热停滞时期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声优热开始从高峰滑落,这个时候动画杂志中很少见到有声优的报导,而几乎没有声优主持任何电台节目。这个时代的人气动画包括gall force、a子计划、圣斗士星矢等,但这时候真正叫人印象深刻的活跃声优则几乎没有,直到一九八九年《铠传サムライトル一パ一》的五位主角的声优草尾毅、竹村拓、中村大树、佐佐木望和西村智博组成的n.g.five开始作大量公开演出,声优热才再度开始有了起色。


  女性声优热潮震憾当代


  近几年来的“偶像声优旋风”,可称为第三次声优热潮,带来的震憾,令日本动画业界也起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年轻声优新秀涌现,而她们也大大活跃於不同领域。而第三次声优热的特点,是广受人气聚集的,似乎都是女性的声优。而这似乎也和美少女动画的大行其道很有关系,所以我们不妨由九二年开始放映的超人气动画《美少女战士 sailormoon》系列开始说起,这套描述一群身穿性感水手服的美少女和一群怪物大打出手的动画,可说大大改变了少女动画一向给人的印象,同时也吸取了一大班男性拥趸者,而这班水手服战士的幕后代言人所出的动画歌曲专集竟也大受欢迎。从此,美少女开始充斥几乎每一套动画,而到了九三年开始的 ova 动画《我的女神》(即幸运女神,或称女神事务所) 令大量动画爱好者对三女神如痴如醉,在一盘又一盘的cd推出后,更划时代地由三位女神的声优 (goddess family club - 即井上喜久子、冬马由美和久川绫) 以“真面目”示人,用偶像团体般的包装手法推出了一张叫《天神赠与的礼物》的cd,可说为声优走出幕前跨出了重要一步!


  有如宣告声优新时代的到来,便是九三年的ova作品《偶像防卫队hummingbird (蜂鸟队)》这套以五位美少女姊妹努力迈向偶像歌星+皇牌战机师之路的动画,从一开始便部署要把剧中五位主角的声优塑造成偶像,首先,五位声优的组成包括了在当年已是名气甚响,且样貌颇算不俗的三石琴乃、玉川沙已子和天野由梨,配上两位初出道的声优:成熟美丽的草地章江和可爱美少女椎名ヘきる。另外,动画末正式推出她们已先以 hummingbird 名义推出一些偶像风格、易於上口的歌曲,甚至正式开演唱会,以八十年代未日本当红偶像少女组合的模样公开演出。五位声优,成为了数以千计动画迷的偶像。此後的几年,相信声优迷绝对清楚,就是大量年轻人气声优涌现,她们涉足范围也越来越广,从动画、洋剧,到唱片、演唱会、电台节目、舞台剧、个人写真集、文集、video集,而後到九八年国府田マり子登上电影大银幕,声优简直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而越来越多的年青人以声优为志愿,加入了雨後春笋般的声优养成所和动画学校中开设的声优专科。


  展望未来:男声优热潮?


  现在日本的声优热已发展到如此地步,再跟著会怎样?本人的推测是沉寂多年的男性声优会继之而起,造成第四次声优热潮--男性声优热。其实99年三月那期的日本voice animage杂志已露了端倪,在它们每期的声优人气投票一向由女声优占压倒性优势,但现在的前十名高得票声优竟由男、女声优各占五位平分春色 (五位男声优分别是佐佐木望,和四位wei β的成员子安武人、三木真一郎、关智一和结成比吕),而在头二十名中男声优亦占了九席,当然人气男声优的数量仍比女声优大有不及,但展望未来男声优会否有反胜女声优的一天?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cosplay

如果说将《尼伯龙根指环》搬上舞台的瓦格纳缔造了欧洲中世纪舞台剧辉煌的话,那么作为将你我心中所痴迷和喜爱的动漫人物从二维世界中解放出来,并且赋予三维立体形象演现于现实之中的这群cosplayer们,无疑是将动漫画中的人物艺术现实化的最大功臣。年轻人的创意与活力以及自由大胆的生活方式,借着那多彩如霞般cosplay的名义之下,被成功地体现了出来。


cosplay是指?
  顾名思义,cosplay是英文costume play的简略写法,其动词为cos,而玩cosplay的人则一般被称为cosplayer。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的cosplay最早的中文译名是出自台湾,意思是指角色扮演。但因为这种译法与游戏中的role play game(rpg)同为角色扮演之意,所以为免雷同,笔者更倾向于另一种译法--服饰装扮。以现今的cosplay而言,其形式及内容一般是指利用服装、小饰品、道具以及化装来扮演acg(anime、comic、game)中的角色或是一些日本视觉系乐队以及电影中的某些人物,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定位上cosplay包含了相当广阔的发挥空间,甚至可以说只要是有cosplayer在的地方,这一领域便绝对就是当今青少年流行文化的主流。


cosplay起源于?
  谈到cosplay最初的起源,现在大家一般比较认同的是将cosplay的发源地定位于日本,当然如果这是以现时代cosplay理念为基准的话确是可以如此而言。但是如果从广义上来说,动画cosplay的真正发源地绝对是位于西半球的美国,甚至说如果真要探讨起cosplay原始形态的话,笔者可以毫不迟疑的告诉你cosplay最早的出现是在公元元年之前的数个世纪之中!因为不论是公元前1000年左右就已存在的希腊祭祀们的装扮,或是其后共同创作了两部伟大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那群活跃于公元前8世纪的伟大游吟诗人们,他(她)们实际上都是在扮演着别人的角色。前者引变为后世的先知、先见,成功的cosplay了神之使徒的存在,而后者则如同是现今舞台话剧的鼻祖,出神入化的cosplay了那些可歌可泣英雄们的事迹。事实上,cosplay所要包括和装扮的涵义不仅仅只是指一种外表上的形象化,更重要的是去cosplay人的内心。嗯,言归正传。接下来继续为大家谈一下cosplay真正的发源地--美国。


美国的cosplay是如可成形的?
  自从十七世纪,耶稣会教士阿塔纳斯珂雪( athanasius kircher)发明了"魔术幻灯"之后,动画的出现便成为了一种必然。在其后的一个世纪中欧洲开始流行起来这种"魔术幻灯",直至19世纪三十年代末期沃尔特·迪斯尼那只万人迷的小老鼠出现后,美国的动画风格才有了一个明确肯定的定义,而史上真正的第一个以动画人物为扮演对象的cosplay也正是出于这一时期。是的,毫无疑问伴随着那只可爱奇趣的米老鼠在美国本士以及全世界的风靡一时。沃尔特·迪斯尼看准时机适时的在一九五五年创建了世界上首座迪斯尼乐园。同时为了替产品自身作宣传及为更好的吸引游客,沃尔特·迪斯尼还特别请来员工穿上米老鼠服装以供游客玩赏或是拍照留念。所以,可以说当初这群默默无闻的"米老鼠"装扮者才是现时代全世界cosplayer们的真正始祖。并且由此也可以察知,cosplay最初成形的目的仍是出于一种商业上的形为而并非像现在这样是一种流行品位上的消费。将美国或是更确切的一点说,将迪斯尼作为cosplay的真正发源地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依据,那就是当时迪斯尼装扮者们身上所穿着cosplay服装的专业制作化。虽然以现在的cosplay服装而言,有许多是装扮者们自己所缝制的。但是作为一个cosplay的起源,拥有一个规范并且体系化的服装制作组织是必要的条件。


  起初为当时那群在迪斯尼乐园中装扮成米老鼠、布鲁拖、古菲、唐老鸭以及其它迪斯尼人物制作cosplay服饰的是沃尔特·迪斯尼公司早先的道具部。在乐园正式成立后不久,沃尔特·迪斯尼扩大了道具部的规模,除了要为影视作品制作道具外,还要负责所有在乐园工作所需的cosplay服装。当然早期的这些所谓的cosplay服饰只是一个拥有固定外形的"大纸袋",毫无美感可言,成品相对也较粗糙,装扮者穿上这种服饰后很容易发生呼吸不畅的现象。但不论怎么说,相对于当时而言,此时迪斯尼的cosplay服饰制作已算是拥有了一定的规模


日本才是现今真正意义上cosplay的缔造者吗?
  此时此刻的日本,因为1947年漫画之神手冢治虫根据酒井七马原作改编而成的红皮书漫画《新宝岛》的锋芒毕露,而在日本掀起一股新漫画的热潮。由此造就了日本整个acg(anime、comic、game)市场的大繁荣,从而为在日本真正确立acg的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恰好正在此时,迪斯尼那种所为宣传而作的活动(cosplay)被传入日本,有acg界同好起而模仿,结果就蔚为风潮,成了日本现在acg界的常态活动。日本最早的cosplay出现在昭和三十年这一时期(公元1955年),当时所谓的cosplay仅仅只是孩童们游戏间的一种装扮。记的在那一年正好是《月光假面》与《少年杰特》在日本热赞播放的年份,因此有不少孩童在当时就是cosplay这两部作品的主人公。虽说此时的cosplay纯粹是孩子间的玩意儿,但在服装方面还是颇为讲究,当然前提是要有钱。当时的日本并没有专门的cosplay服饰店,孩子们如果想要拥有与动画中主人公相同服装的话就必须先请人画好设计图纸,然后再去百货公司请人缝制。现今著名的游戏制作人广井王子小时候cosplay的服饰设计图,便是请离他家附近很近的一条艺*街上的那些艺*为他绘制的。这种较为粗制的状况一直维持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直至70年代未80年代初日本的acg经历了探索和成长期之后,作为acg附属文化的cosplay才渐渐得到了真正的发展,可以说现今对cosplay的理念就是完全继承于当时的日本。


  然而在80年代,日本的cosplay虽然得到了在更高年龄层及更多群体上的发展,却仍然未有举办过真正意义上的纯cosplay活动。此时的cosplay更多是依附于由acg所带来的另一个周边文化--同人社团(其作品被称为同人志)的身边。"同人志"一词源于日本,原本指的是"一群有着相同兴趣的人,共同创作自己的文艺著作,称为同人志"。也就是说,只要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将各自发表的文艺著作集结成册,不由商业出版社出版发行,而是自己掏腰包印刷,在同好间流通,均可称为"同人志"。由于当时日本动漫及电玩文化的盛行,许多好的当红作品在同好间大受欢迎,"将商业作品加以改编,编制外传形式的漫画同人志"便逐渐成为同人界的主流。由此而及的便是同人社团大量的兴起,而为了招募社员以及在同人志即售会(第一界同人志即售会始于1975年12月,当时只是一个只有32个组织参加,入场人数六百多人的小型同人志即售会,但到了八十年代就成了一年二至三次的超大型同人志即售会)上推销自己的同人志,各社团的成员纷纷打扮成动漫画或电玩中的人物以吸引同好前来参观摊位,在日本这一现象被称为"看版娘"。于是这股风潮如同爆炸了一般在同好间迅速引起了一阵潮流,加入cosplay行列的人数急速成长,到后来其人气度甚至与同人志即售会不相上下。


  在经历了六、七十年代的幼稚,八十年代的初创之后,九十年代的cosplay伴随着日本acg业中game业的急速成熟(最典型的就是任天堂、世嘉以及索尼之间的次世代机种之争)以及视觉系乐团的层出不穷而开始步入正轨,成为一个极具规模的acg业界的附属文化。在九十年代,日本acg业界成功举办了大量的动漫画展和游戏展,此时的日本漫画商和电玩公司为了宣传自身产品,在这些游戏展和漫画节中找来一些男男女女cosplay成acg中的角色以吸引参展人群。这一招可以说是与当年沃尔特·迪斯尼开办迪斯尼乐园时如出一辙,由此可见cosplay的成形与发展的关键是建立在本身acg商业化的程度之上,可以说正是将cosplay作为一种商业上的促销手段,cosplay其本身才可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与认识。


中国大陆、台湾以及香港地区的cosplay又是怎样?
  cosplay传入中国的时间较晚,台湾有据可查的第一场cosplay是在1995年8月27日,地点位于高雄的saga world一楼,但据闻当时的规模并不大,并且人物也多以电玩游戏中的人物为主。在这之后的1996年10月13日,台北熊宝宝餐饮店由"超级橙组"举办了一场秋日聚会,虽然在会前广为宣传,知道的人也很多,但是规模依旧偏小。这种情况一直沿续到1997年2月中旬,一连举办了三场活动,cosplay的人数才开始多了起来,并且也从此形成了台湾cosplay界的特色。至此之后台湾cosplay的场次开始有年年增加的趋势,举办地点亦有由北部至中南部发展的现象出现,台湾cosplay活动的风行程度,可以由此看出一班。


  而香港出现cosplay的时间似乎又早于台湾,据称最早在1993年香港便有了自己的cosplay。当时的香港还没有什么同人志即售会,一般来说同人社团都是通过当时香港每年都会举办的艺术节场地来进行展览和销售,而正是在那一年(即1993年)一个名为"四百尺"的同人组织穿上了《银河英雄传说》中同盟军的制服出现于会场,就此他们这群人成为了香港最初的cosplay。而在下一年的同一会场内他们又同样扮演了同盟军,不过这次他们还带了另外一组名“uvrz”的同人社团一起玩起了角色扮演。那些"uvrz"的女成员穿上日式巫女装,用巫女棒为到场的参观人仕进行祈福。95年的"四百尺"扮演了《机动警察》的角色,而"uvrz"在当年则开始扮演一些有名有姓的acg角色,比如《乱马1/2》中的右京或是《我的爱神》中的贝露丹迪。从96年开始"四百尺"社团开始引退不再做任何的cosplay,但与此同时其余的同人社团则陆续开始玩起了服饰装扮,令香港cosplay界的人数一直高攀直上。在这之后不久,香港的第一个同人志即售会由"uvrz"、" comic babies"以及"火狗工房"联合开办(但也是唯一的一次,其后香港就再也没有过此类出演),当然其间又一次扩大了cosplay在香港的影响力。


  因为影响力的逐年扩增,香港的漫画协会开始在98年7月30日至8月3日举办了第一个真正属于漫画迷的动漫会展,当时的入场费为25港币。据称这次会展中的cosplay是有史以来最火爆的一次,许多人扮演了八神、草薙等格斗游戏中的角色。而那一次获得香港第一个cosplay比赛--"fun fun 服饰扮装大赛"冠军的是一位装扮成《圣传》中乾达婆王的女孩。在这之后se株式会社、tg坊和香港美术用品专业中心在98年8月30日就旺角麦花臣室內运动场合办了第一次comic world。并且首次在会场内划分出一块"服饰装扮照相区"以方便参展人人士拍照留念。比较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在当时竟然已经有人开始cosplay起"犬夜*"了!?在随后的近几年里,大学社团间的展出也逐渐地开始显露头角成为香港cosplay界的又一活跃场地。


  相比之下大陆出现cosplay较晚,直到1998年国内开办漫展才有了些零星自发的个人cosplay秀,而在此之前也没有一定规模的同人志即售会。因此即是有cosplay,数量也极奇之稀少。但缘于日本、台湾、香港三地cosplay的成熟,大陆的cosplay得以急速稳定的成长,且在2000年8月成功举办了中国大陆第一届cosplay大赛。在其后的一年里华义公司又凭借助其在网络游戏上的巨大影响力,打着旗下主力产品《石器时代》的名号开办“2001年石器最佳cosplay大赛”。与此同时由于上海、广州以及北京等地区在这几年里频繁的开办漫展及同人会展,而使现今大陆的cosplay也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规模。

cosplay最重要是什么?
  对cosplay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自己的像貌如何,而是取决于服饰的制作.一般来说得到cosplay服饰的方法有四种,分别是:別人送(汗)、去专卖店买、自己动手做或是叫裁缝铺量身定造。
1:別人送
  这个当然得要有人缘才行,平时在漫展或生活中认识的一些会cosplay的服友,等他(她)们不要cosplay服的时候你就可以问他或她要过来,不过相对来说这种机会是少之又少。


2:去专卖店买
  这一点在日本是很稀疏平常的事,比如在日本有offcial的cosplay服装卖,cospa就是一个很好例子,并且她们出的衣服都是官方认可的。另外还有一些造cosplay服的店子,因为是私下造的所以不是offcial。而在台湾地区基本上都是非官方认定的cosplay服饰店,但在以上这两个地区都有即省钱又方便的cosplay服二手店。至于香港和大陆地区则连专门经营cosplay服的店都非常少见,一般都是需要定制的。


3:自己动手做
  其实cosplay最大的乐趣便是自己亲手制作服饰以及道具。当然如果要自己作的话,首先必须要会裁缝,家中亦最好有一台缝纫机。一般来说自己一个人从选料,设计直至制作完成需要一个月时间。其间你除了要有技术和工具之外,精神上的集中力也是相当的必要。一件衣服由最初的纸样直至完成,确实是件非常不简单的事呐。但同样服装完成时自己所能感受的快感也是别人无法体及的。


4:裁缝铺量身定造
  去裁缝铺量身定造一般是香港和大陆cosplayer的做法。这样的好处是,一个在价钱上比较便宜,另一方面也容易提出自己的要求。在大陆一般来说裁缝铺是很好找的,但真正会作cosplay服的确是不多。通常在大陆你交了定单之后,一至二个星期便可收取衣服。如果此时对服饰有什么不满而提出异议的话,店主通常会当场为你改制。


  其实作一件cosplay服真可谓是价格不菲,专卖店成品服的话通常要价近千。自己动手裁制虽然花费较少,但如果视所cos角色服饰的复杂度而言有时也要将近六、七百元,并且还要付出相当大的心血与劳力。有鉴于此在台湾地区cosplay被有些人称之为是劳命伤财的玩意儿。但是对于广大的cosplayer来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现今的cosplay又如何?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与探究,如今的cosplay已经是变的相当完善,不仅可以扮人,而且更加可以扮漫画和游戏中任何的东西,例如动物、机械人,只要想得到又扮得到的就可以,没有任何限制。不过,有时候扮机械人,走出每步路都会非常困难,亦有人扮过太空战舰,而且还要像战舰般在地上爬行,真是令人匪夷所思。作为acg的附属文化,cosplay在当今社会已经越发的成为一种青少年文化娱乐的主流。朋友过生日时的聚会,大大小小的动漫展又或者是情人间的"化装舞会"都可以用到cosplay来活跃气氛。更主要的是在cosplay的同时,通过制作、学习他人的cosplay而可能会交到一些良师益友,并且在有益身心满足自身的同时,也能娱乐大众。


  而在现今的日本,除了每年固定的东京春、秋两季电玩展以及各式的动漫展之外??怯忻磕暌欢鹊腃osplay嘉年会,其会场内可说是集合了日本全国cosplay界的精英,提供了一个让他们大扮特扮的机会。日本的cosplay迷除了年轻人外亦有小朋友参与其中,并且有些儿童更加是和家长一起装扮,实行一家大小齐齐cosplay,此外,在日本cosplay可还是一种职业噢。日本当红歌手柏原崇与滕原纪香等娱乐圈人仕也是十分的酷爱cosplay,由此可见cosplay在日本的魅力有着何其巨大的影响力。


  然而在尽情欢快的同时,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日本对于游客为cosplayer拍照是有限制的。除了会场内专门设置的cosplay照相区之外,是不允许游客随意照相的。以每年的东京电玩展为例,cosplay并没有所谓活动,只是在会场外的走廊上,会有很多的cosplayer来这里让大家照像,当然他们也会出现在会场中,不过原则上会场里是不能拍cosplayer的,也有些人可能会答应让你拍,但这就一定要到外面才可以拍照。至于原因,其一是因为会场里是厂商的活动,所以要拍只能拍厂商的show girl,虽然厂商不见得会管,但是cosplayer自己也可能不喜欢这样没有秩序的行为,日本人本来就凡是都照规定来的,所以不是应该拍照的情况,他们会拒绝喔!其二是因为他们大多比较注重自己的身份,也希望你能尊重他们,所以当他们想好好参观的时候,可能并不希望一直有人找他们拍照。至于其三,则是因为很多日本的cosplayer对自我的表现要求都很高,所以在会场内拍摄条件不好的情况下,他们不希望这样被拍照,如果要拍,宁可到外面可以拍照的地方,有充足的阳光,摆好满意的姿势,让你拍得美美的。当然另外值的注意的是,要拍照一定要取得人家同意喔,偷拍是绝对不礼貌的行为!

我国动画片种介绍

·剪纸片的问世· 万氏兄弟之一万古蟾,早在香港时就曾有过一个设想:用造价便宜的纸,以剪纸的形式做成能活动的人物,逐格拍摄,成为一种很有趣的美术片。"二万"为筹措资金,四处奔波,可是谁也不敢冒这个险。

  1956年,他回到上海进入了"美影"厂。他要创造剪纸片的夙愿,立即得到厂长特伟的大力支持。由著名编剧包蕾撰写剧本-《猪八戒吃西瓜》,漫画家詹同造型设计,并有胡进庆、陈正鸿、钱家辛等创作人员投入这场创新试验。艺术家汲取了中国皮影艺术和民间窗花、剪纸等艺术特色,创造出第一批美术片的剪纸人物。他们用木条钉出剪纸片摄影架,自制照明灯。第一次拍摄失败了。万古蟾斩钉截铁地说:坚持要搞下去。《猪八戒吃西瓜》终于在1958年诞生了,从此开创了中国美术片的一个新品种。

  接着又拍摄了《渔童》、《济公斗蟋蟀》和《人参娃娃》,使这一片种得以巩固和发展,1963年摄制的《金色的海螺》,在艺术和技巧上达到新的高度。

  ·水墨动画片诞生· 曾引起国际动画界瞩目的水墨动画片,是中国美术电影中民族风格的杰出作品。它诞生于1960年,把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技法和风格,运用于动画电影,创造了一种罕见的动画形式。由于要表现水和墨的渲染效果,使活动的人物没有边缘线,这就突破了动画片通常使用的"单线平涂"的制作方法,在技术上也是一个创举。

  《小蝌蚪找妈妈》和《牧笛》这两部水墨动画片问世之后,受到国内外一致赞美。《小蝌蚪找妈妈》曾获首届电影"百花奖",又在国际电影节上前后五次获奖。《牧笛》曾获第三届欧登塞国际童话电影节的"金质奖"。在国外放映时,观众们对这种动画艺术感到惊讶。法国《世界报》在评论中说:"中国水墨画,景色柔和,笔调细致,以及表示忧虑、犹豫和快乐的动作,使这部电影产生了魅力和诗意。"美国一位学者也赞扬说:"这真是完全中国式的动画片"。

  中国水墨画,相传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远在"五代"的石恪,就开始画水墨人物画,到明、清时期,又有更大的发展,经诸家各派的不断演变,而独具一格。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墨动画片,继承了这种优异的艺术传统,笔墨豪放、意境优美、格调抒情、气韵生动。擅于用"写意"和"神似"等手法,使影片意蕴深邃,耐人品味。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和民族风格,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新生的折纸片· 纸片是1960年由虞哲光创造的美术片新品种。它利用儿童折纸的方法塑造电影的人物,具有稚拙的艺术特点。先后共拍过《聪明的小鸭子》、《一颗大白菜》、《小鸭呷呷》和《鳄鱼、巫婆、小女孩》等多部折纸片,受到小观众的欢迎。

  此外,作为日本的一种标志性文化--街道秀中也能看到cosplay一族的身影。在神宫桥附近,是原宿驰名国际的街头另类秀--cosplay的大本营。在这里的cosplay被简单的分为几个派系,宫廷娃娃系、明星视觉系、卡漫系、椎名护士服系、白脸系、自创系等。星期六、日下午此地的人群最为集中。其实这种展现自我的文化,最早是从原宿"budeikku竹之子"服装店开幕后,才渐渐被渲染开来,形成周末在"步行者天国"聚集的风气,所以当时这一群奇装异服的人曾被称为"竹之子族",在八十年代这种风气曾达到最高潮,不过目前这个名词已经渐渐被淡忘了。

要如何才能参与cosplay?
  作为一种非官方性质的娱乐项目,不论是在日本、中国大陆或是台湾、香港等地区,基本上对其参与是没有任何限制的。你只要拥有自己的cosplay服饰,便可以以社团或是个人的身份参加各类会展中的cosplay活动。
  因为cosplay本身并不限定角色,所以一般在参展前,先要从各类acg杂志中挑选出自己所想扮演的角色,然后便开始收集有关此角色各式各样的情报与资料。例如关于角色的服装、道具、形象特征等等都是需要调查的事情。然后就可以准备服饰了,至于具体的Cao作方法在前面已有所述。
这样直到开展那天你便可以高高兴兴地跑去会场,参与到cosplay的演出中去了。



cosplay究竟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很难说cosplay到底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毕竟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从圈外人士来看cosplay这项活动是一种既劳民伤财不经济又没意义的活动。记的在台湾就曾经发生过一起因为媒体对cosplay的不了解而引发出一篇错误报道的真实事件。那么对于那些cosplayer来说,他们究竟得到了些什么哪?
  其实就如同笔者在前文中所述的,真正的cosplay并非只是装扮其外在,更主要的是对心灵上的互换。试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都市社会中,每个人都会因为自己工作或学习上的不顺而承受着各式各样的压力与困惑。如果在此时能够抛开这些,cos出另一个自己,那岂不是对自我精神压力上一种绝大的解放?将心情放松,通过角色的互相转换来舒解自己,所以说我们并不要将cosplay仅仅定位于或是局现于acg的角色之中。每个人在社会中其实都有扮演着不同的,属于自己的角色,不是吗?本来嘛,每个现实生活中的人类,必定有自己的困恼所在,今天你是一穷二白的乞丐也好,腰缠万贯的大富豪也好,都有着自己的烦恼。而所谓的acg人物在cosplay者所存在的现实世界(三次元)并没有所需要烦恼的,cosplay者借由cosplay成acg中人物,也可以得到心灵上的舒解、对现实的暂时逃避以及一种想法上的暂时改变。纵使acg的祭典过去了,还是得面对现实,但那时候感受到的喜悦与逃避现实痛苦的轻松感却是可以让自己更加积极更有自信与期待。

最后,该为大家谈些什么呢?
  梦想,不知道还有多少人的心中拥有着如此一个华丽的字眼。想想笔者小时候曾经有过无数的梦想,现在有些实现了,有些却仍是那么的遥不可及。然而转念一想,这不正是cosplay可以做到的嘛。去cos一下自己小时候的梦想,虽然这对现实而言并没有什么改变,然而自己的身心却会因此而得到一瞬间的宽慰与满足。去cosplay吧,这样的尝试或许可以让你自己活的更年轻些也说不定喔(笑)。

我国动画片种介绍

·剪纸片的问世· 万氏兄弟之一万古蟾,早在香港时就曾有过一个设想:用造价便宜的纸,以剪纸的形式做成能活动的人物,逐格拍摄,成为一种很有趣的美术片。"二万"为筹措资金,四处奔波,可是谁也不敢冒这个险。

  1956年,他回到上海进入了"美影"厂。他要创造剪纸片的夙愿,立即得到厂长特伟的大力支持。由著名编剧包蕾撰写剧本-《猪八戒吃西瓜》,漫画家詹同造型设计,并有胡进庆、陈正鸿、钱家辛等创作人员投入这场创新试验。艺术家汲取了中国皮影艺术和民间窗花、剪纸等艺术特色,创造出第一批美术片的剪纸人物。他们用木条钉出剪纸片摄影架,自制照明灯。第一次拍摄失败了。万古蟾斩钉截铁地说:坚持要搞下去。《猪八戒吃西瓜》终于在1958年诞生了,从此开创了中国美术片的一个新品种。

  接着又拍摄了《渔童》、《济公斗蟋蟀》和《人参娃娃》,使这一片种得以巩固和发展,1963年摄制的《金色的海螺》,在艺术和技巧上达到新的高度。

  ·水墨动画片诞生· 曾引起国际动画界瞩目的水墨动画片,是中国美术电影中民族风格的杰出作品。它诞生于1960年,把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技法和风格,运用于动画电影,创造了一种罕见的动画形式。由于要表现水和墨的渲染效果,使活动的人物没有边缘线,这就突破了动画片通常使用的"单线平涂"的制作方法,在技术上也是一个创举。

  《小蝌蚪找妈妈》和《牧笛》这两部水墨动画片问世之后,受到国内外一致赞美。《小蝌蚪找妈妈》曾获首届电影"百花奖",又在国际电影节上前后五次获奖。《牧笛》曾获第三届欧登塞国际童话电影节的"金质奖"。在国外放映时,观众们对这种动画艺术感到惊讶。法国《世界报》在评论中说:"中国水墨画,景色柔和,笔调细致,以及表示忧虑、犹豫和快乐的动作,使这部电影产生了魅力和诗意。"美国一位学者也赞扬说:"这真是完全中国式的动画片"。

  中国水墨画,相传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远在"五代"的石恪,就开始画水墨人物画,到明、清时期,又有更大的发展,经诸家各派的不断演变,而独具一格。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墨动画片,继承了这种优异的艺术传统,笔墨豪放、意境优美、格调抒情、气韵生动。擅于用"写意"和"神似"等手法,使影片意蕴深邃,耐人品味。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和民族风格,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新生的折纸片· 纸片是1960年由虞哲光创造的美术片新品种。它利用儿童折纸的方法塑造电影的人物,具有稚拙的艺术特点。先后共拍过《聪明的小鸭子》、《一颗大白菜》、《小鸭呷呷》和《鳄鱼、巫婆、小女孩》等多部折纸片,受到小观众的欢迎。




——————————————————————————————————————————

动画基础知识

在了解动画基础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动画发展的历史:
  早在1831年,法国人Joseph Antoine Plateau把画好的图片按照顺序放在一部机器的圆盘上,圆盘可以在机器的带动下转动。这部机器还有一个观察窗,用来观看活动图片效果。在机器的带动下,圆盘低速旋转。圆盘上的图片也随着圆盘旋转。从观察窗看过去,图片似乎动了起来,形成动的画面,这就是原始动画的雏形。

  1906年,美国人J Steward制作出一部接近现代动画概念的影片,片名叫“滑稽面孔的幽默形象”(Houmoious Phase of a Funny Face)。他经过反复地琢磨和推敲,不断修改画稿,终于完成这部接近动画的短片。

  1908年法国人Emile Cohl首创用负片制作动画影片,所谓负片,是影象与实际色彩恰好相反的胶片,如同今天的普通胶卷底片。采用负片制作动画,从概念上解决了影片载体的问题,为今后动画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09年,美国人Winsor Mccay用一万张图片表现一段动画故事,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象样的动画短片。从此以后,动画片的创作和 制作水平日趋成熟,人们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制作表现各种内容的动画片

  1915年,美国人Eerl Hurd创造了新的动画制作工艺,他先在塑料胶片上画动画片,然后再把画在塑料胶片上的一幅幅图片拍摄成动画电影。多少年来,这种动画制作工艺一直被沿用着。

  从1928年开始,世人皆知的Walt Disney逐渐把动画影片推向了颠峰。(参考《迪斯尼传》)他在完善了动画体系和制作工艺的同时,把动画片的制作与商业价值联系了起来,被人们誉为商业动画之父。直到如今,他创办的迪斯尼公司还在为全世界的人们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动画片。“迪斯尼”----20世纪最伟大的动画公司。

  如今的动画,计算机的加入使动画的制作变简单了,所以网上有好多的人用FLASH做一些短小的动画。为了大家也了解一下正统的动画制作,这里我稍稍讲一下动画的基础。

  一、动画基础

  1、对于动画

  我们大家都不会陌生,“米老鼠”、“唐老鸭”等动画形象肯定已深深印在你的脑海中。动画,可以说是一种老少咸宜的艺术形式。动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像我国民间的走马灯和皮影戏,就可以说是动画的一种古老形式。当然,真正意义的动画,是在电影摄影机出现以后才发展起来的,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不断为它注入了新的活力。

  2、什么是动画

  动画是通过连续播放一系列画面,给视觉造成连续变化的图画。它的基本原理与电影、电视一样,都是视觉原理。医学已证明,人类具有“视觉暂留”的特性,就是说人的眼睛看到一幅画或一个物体后,在1/24秒内不会消失。利用这一原理,在一幅画还没有消失前播放出下一幅画,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流畅的视觉变化效果。因此,电影采用了每秒24幅画面的速度拍摄播放,电视采用了每秒25幅(PAL制)(中央电视台的动画就是PAL制)或30幅(NSTC制)画面的速度拍摄播放。如果以每秒低于24幅画面的速度拍摄播放,就会出现停顿现象。

  动画的分类没有一定之规。从制作技术和手段看,动画可分为以手工绘制为主的传统动画和以计算机为主的电脑动画。按动作的的表现形式来区分,动画大致分为接近自然动作的“完善动画”(动画电视)和采用简化、夸张的“局限动画”(幻灯片动画)。如果从空间的视觉效果上看,又可分为平面动画(《小虎还乡》)和三维动画(《最终幻想》)。从播放效果上看,还可以分为顺序动画(连续动作)和交互式动画(反复动作)。从每秒放的幅数来讲,还有全动画(每秒24幅)(迪斯尼动画)和半动画(少于24幅)(三流动画)之分,中国的动画公司为了节省资金往往用半动画做电视片。

  3、传统动画的制作过程

  对于不同的人,动画的创作过程和方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规律是一致的。传统动画的制作过程可以分为总体规划、设计制作、具体创作和拍摄制作四个阶段,每一阶段又有若干个步骤:

  1、总体设计阶段

  1)剧本。任何影片生产的第一步都是创作剧本,但动画片的剧本与真人表演的故事片剧本有很大不同。一般影片中的对话,对演员的表演是很重要的,而在动画影片中则应尽可能避免复杂的对话。在这里最重的是用画面表现视觉动作,最好的动画是通过滑稽的动作取得的,其中没有对话,而是由视觉创作激发人们的想象。

  2)故事板。根据剧本,导演要绘制出类似连环画的故事草图(分镜头绘图剧本),将剧本描述的动作表现出来。故事板有若干片段组成,每一片段由系列场景组成,一个场景一般被限定在某一地点和一组人物内,而场景又可以分为一系列被视为图片单位的镜头,由此构造出一部动画片的整体结构。故事板在绘制各个分镜头的同时,作为其内容的动作、道白的时间、摄影指示、画面连接等都要有相应的说明。一般30分钟的动画剧本,若设置400个左右的分镜头,将要绘制约800幅图画的图画剧本--故事板。

  3)摄制表。摄制表是导演编制的整个影片制作的进度规划表,以指导动画创作集体各方人员统一协调地工作。

  2、设计制作阶段

  1)设计。设计工作是在故事板的基础上,确定背景、前景及道具的形式和形状,完成场景环境和背景图的设计、制作。对人物或其他角色进行造型设计,并绘制出每个造型的几个不同角度的标准页,以供其他动画人员参考。

  2)音响。在动画制作时,因为动作必须与音乐匹配,所以音响录音不得不在动画制作之前进行。录音完成后,编辑人员还要把记录的声音精确地分解到每一幅画面位置上,即第几秒(或第几幅画面)开始说话,说话持续多久等。最后要把全部音响历程(或称音轨)分解到每一幅画面位置与声音对应的条表,供动画人员参考。

  3、具体创作阶段

  1)原画创作。原画创作是由动画设计师绘制出动画的一些关键画面。通常是一个设计师只负责一个固定的人物或其他角色。

  2)中间插画制作。中间插画是指两个重要位置或框架图之见的图画,一般就是两张原画之间的一幅画。助理动画师制作一幅中间画,其余美术人员再内插绘制角色动作的连接画。在各原画之间追加的内插的连续动作的画,要符合指定的动作时间,使之能表现得接近自然动作。

  3)誉清和描线。前几个阶段所完成的动画设计均是铅笔绘制的草图。草图完成后,使用特制的静电复印机将草图誉印到醋酸胶片上然后。再用手工给誉印在胶片上的画面的线条进行描墨。

  4)着色。由于动画片通常都是彩色的。这一步是对描线后的胶片进行着色(或称上色)。

  4、拍摄制作阶段

  1)检查。检查是拍摄阶段的第一步。在每一个镜头的每一幅画面全部着色完成之后,拍摄之前,动画设计师需要对每一场景中的各个动作进行详细的检查。

  2)拍摄。动画片的拍摄,使用中间有几层玻璃层、顶部有一部摄象机的专用摄制台。拍摄时将背景放在最下一层,中间各层放置不同的角色或前景等。拍摄中可以移动各层产生动画效果,还可以利用摄象机的移动、变焦、旋转等变化和淡入等特技上的功能,生成多种动画特技效果。

  3)编辑。编辑是后期制作的一部片。编辑过程主要完成动画各片段的连接、排序、剪辑等。

  4)录音。编辑完成之后,编辑人员和导演开始选择音响效果配合动画的动作。在所有音响效果选定并能很好地与动作同步之后,编辑和导演一起对音乐进行复制。再把声音、对话、音乐、音响都混合到一个声道上,最后记录在胶片或录象带上。

  传统的动画制作,尤其是大型动画片的创作,是一项集体性劳动,创作人员的集体合作是影响动画创作效率的关键因素。一部长篇动画片的生产需要许多人员,有导演、制片、动画设计人员和动画辅助制作人员。动画辅助制作人员是专门进行中间画面添加工作的,即动画设计人员画出一个动作的两个极端画面,动画辅助人员则画出它们中间的画面。画面整理人员把画出的草图进行整理,描线人员负责对整理后画面上的人物进行描线,着色人员把描线后的图着色。由于长篇动画制作周期较长,还需专职调色人员调色,以保证动画片中某一角色所着色前后一致。此外还特技人员、编辑人员、摄影人员及生产人员和行政人员。

  4、二维电脑动画制作

  一般来说,按电脑软件在动画制作中的作用分类,电脑动画有电脑辅助动画和造型动画两种。电脑辅助动画属二维动画,其主要用途是辅助动画师制作传统动画,而造型动画则属于三维动画。二维电脑动画制作,同样要经过传统动画制作的四个步骤。不过电脑的使用,大大简化了工作程序,方便快捷,提高了效率。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关键帧(原画)的产生

  关键帧以及背景画面,可以用摄象机、扫描仪、数字化仪实现数字化输入,(中央电视台动画技术部)是用扫描仪输入铅笔原画,再用电脑生产流水线后期制作)也可以用相应软件直接绘制。动画软件都会提供各种工具、方便你的绘图。这大大改进了传统动画画面的制作过程,可以随时存储、检索、修改和删除任意画面。传统动画制作中的角色设计及原画创作等几个步骤,一步就完成了。

  ·中间画面的生成

  利用电脑对两幅关键帧进行插值计算,自动生成中间画面,这是电脑辅助动画的主要优点之一。这不仅精确、流畅,而且将动画制作人员从烦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分层制作合成

  传统动画的一帧画面,是由多层透明胶片上的图画叠加合成的,这是保证质量、提高效率的一种方法,但制作中需要精确对位,而且受透光率的影响,透明胶片最多不超过4张。在动画软件中,也同样使用了分层的方法,但对位非常简单,层数从理论上说没有限制,对层的各种控制,像移动、旋转等,也非常容易。

  ·着色

  动画着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电脑动画辅助着色可以解除乏味、昂贵的手工着色。用电脑描线着色界线准确、不需晾干、不会窜色、改变方便,而且不因层数多少而影响颜色,速度快,更不需要为前后色彩的变化而头疼。动画软件一般都会提供许多绘画颜料效果,如喷笔、调色板等,这也是很接近传统的绘画技术。

  ·预演

  在生成和制作特技效果之前,可以直接在电脑屏幕上演示一下草图或原画,检查动画过程中的动画和时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问题并进行修改。

  ·库图的使用

  电脑动画中的各种角色造型以及它们的动画过程,都可以存在图库中反复使用,而且修改也十分方便。在动画中套用动画,就可以使用图库来完成。

  二、动画制作应注意的问题

  动画所表现的内容,是以客观世界的物体为基础的,但它又有自己的特点,决不是简单的模拟。为此,我们就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加以讨论,以引起你的重视。

  1、速度的处理

  动画中的处理是指动画物体变化的快慢,这里的变化,含义广泛,既可以是位移,也可以是变形,还可以是颜色的改变。显然,在变化程度一定的情况下,所占用时间越长,速度就越慢;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快。在动画中这就体现为帧数的多少。同样,对于加速和减速运动来说,分段调整所用帧数,就可以模拟出速度的变化。

  一般来说,在动画中完成一个变化过程,比真实世界中的同样变化过程要短。这是动画中速度处理的一个特点。例如,以每秒25帧的速度计算,真人走路时,迈一步需14帧,在动画中就只需12帧来达到同样的效果。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动画中的造型采用单线平涂,比较简洁,如果采用与真实世界相同的处理时间,就会感到速度较慢;第二,为了取得鲜明强烈的效果,动画中的动作幅度处理得比真实动作幅度夸张些。如果你注意看电视动画片,很快就会发现这一特点。

  一个物体运动得快时,你所看到的物体形象是模糊的。当物体运动速度加快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以致你只看到一些模糊的线条,如电风扇旋转、自行车运动时的辐条等。因此从视觉上讲,你只要看到这样一些线条,就会有高速运动的感觉。在动画中表现运动物体,往往在其后面加上几条线,就是利用这种感觉来强化运动效果,这些线称之为速度线。速度线的运用,除了增强速度感之外,在动画的间隔比较大的情况下,也作为形象变化的辅助手段。一般来说,速度线不能比前面的物体的外形长。但有时为了使表现的速度有强烈的印象,常常加以夸张和加强。甚至在某种情况下,只画速度线在运动,而没有物体本身。这也是漫画中的效果用法。

  2、循环动画

  许多物体的变化,都可以分解为连续重复而有规律的变化。因此在动画制作中,可以尽制作几幅画面,然后像走马灯一样重复循环使用,长时间播放,这就是循环动画。

  循环动画由几幅画面构成,要根据动作的循环规律确定。但是,只有三张以上的画面才能产生循环变化效果,两幅画面只能起到晃动的效果。在循环动画中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反向循环。比如鞠躬的过程,可以只制作弯腰动作的画面,因为用相反的循序播放这些画面就是抬起的动作。掌握循环动画制作方法,可以减轻工作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在动画制作中,要养成使用循环动画的习惯。

  动画中常用的虚线运动、下雨、下雪、水流、火焰、烟、气流、风、电流、声波、人行走、动物奔跑,鸟飞翔,轮子的转动,机械运动以及有规律的曲线运动、圆周运动等等,都可以采用循环动画。但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循环动画的不足之处就是动作比较死板,缺少变化。为此,长时间的循环动画,应该进一步采用多套循环动画的方式进行处理。

  3、夸张与拟人

  夸张与拟人,是动画制作中常用的艺术手法。许多优秀的作品,无不在这方面有所建树。因此,发挥你的想象力,赋予非生命以生命,化抽象为形象,把人们的幻想与现实紧密交织在一起,创造出强烈、奇妙和出人意料的视觉形象,才能引起用户的共鸣、认可。实际上,这也是动画艺术区别于其他影视艺术的重要特征。

  实际上你要真正认识动画,你不得不用心去体会。用孩子的心+动画手绘技法+电脑动画软件Cao作技术==新世纪的动画

  “动作的变化是动画的本质”----John Halas

  “动画的制作是何其慎重且值得珍惜的事业”----Hayao Miyazaki

  我是一位立志成为动画师的无名者


——————————————————————————————————————————
(PS:看累了吧...之后记得好好休息一下眼睛再来哦^_^)

[ Last edited by alvinbear on 2006-1-25 at 09:32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灼眼のL 发表于 2006-1-26 14: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疯狂柠檬 发表于 2006-1-26 17: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还不错地哦~~~~~眼睛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нiиYА 发表于 2006-1-29 11: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看到那么长的。。。。。基本懂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hm000 发表于 2006-7-16 21: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动漫基础知识一览 转

转自:网友提供,作者不详
动画名词解释——演出

  日文“演出”一职,是在日本动画制作中特有的职称。简单说,他是辅佐导演的人,在TV 系列和在OVA版、MOVIE版中扮演的角色也不大相同。在TV系列中,因为导演太忙,不大可能全程兼顾每一集,所以各集的“演出”就相当於该集的“专属导演”,顺著(总)导演的意图,全程掌控该集的制作。而在OVA、Movie中,“演出”这个职位就比较像“助监督”(副导演),了解导演的意图,协助处理演出工作的细节(“演出工作”就是“把剧本文字转化为镜头画面”的过程, 有点像西方电影或舞台剧所谓的“场面调度”)。他的工作相当近似於监督,一定要相当熟悉动画语言的人来担任,但不一定要很会画图 (正如导演也不一定要很会画图一样 .....)所以,有人译为"Co-director". 也有人译为"Assistant Director"或 "Executive Director"。(另外日文还有“出演”一词,通常是指“演员”,只有在真人演出的电影电视等才会看到,动画制作群里则无。)

动画名词解释——剧场版

  什么是剧场版(动画)初公开是为了在电影院播放而制作的动画称之。这类作品的制作成本与投资、人力都高於OVA与电视版动画,画工也极尽可能的豪华,不论在动作的流畅度、使用的分色数等,可以明显地看出与前两者的差别。通常一部剧场版动画是90分钟,不过没有一定,歧异度很大。  现今,只要的受欢迎的TV动画,通常都会推出相应的剧场版,但剧场版无论是故事还是人物,通常都会和原TV版有所差异。例如《少女革命》和《超时空要塞》都的剧场版都只保留了原作故事和人物的主线。

动漫词语

初回特典--指再日本有名的动画第一次放映时举行的典礼
映像特典--放映有名动画大片时举行的典礼
予约缔切日--预约期满
无料--免费
登场--动画人物出场
收录--指这部作品中所收录的东西
大人气作--非常非常受欢迎的动画作品
通常版--一般\普通的,非精装版的动画
设定资料集--指一些游戏动画等的设定资料集
原案--就是蓝本初稿
作画监督--类似导演,修改原画的人
全员--全体成员

专用词语

TV版动画:指电视台播出的动画连续剧。
剧场版动画:在电影院放映的动画。
OVA:出售的制作成录影带出售的。
声优:日本对配音演员的称呼。
表纸:指得是封面。
同人志:某些漫画人或爱好者自己出资运作的小团体,有其自己的内部流通的小杂志。
资讯志:指介绍一切与动漫有关消系的杂志。
动画总监:导演。
赏:在日本当奖的意思。动画赏就指动画奖。
圆笔尖:较小巧,可画出纤细的线条。
G笔尖:许多漫画家爱用的笔尖,可画出粗细不同的线条。
刮网刀:可用于网点纸的创做,能刮出许多种不同效果。
人物设定:指在某部动画、游戏等中专司人物设计的。
故事设定:写剧本的。
周边产品:指一切和动漫有关的东西。

OVA历史


  我们会经常在动漫新闻中看到某某漫画被改制成了OVA版的消息,比如《乱马》,比如《天使禁猎区》,再比如《JOJO》。可OVA是什么呢?可能很多人大概知道OVA与“剧场版”等之类的词眼相关,但具体是怎么一回事,也是说不太清楚。

  实际上,OVA(ORIGINAL VIDEO ANIMATION)的全意是:原创动画录映带。

  第一套OVA从1983年推出至今经已有16年的历史了,它在日本的动漫历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各种动漫消息中,我们都会看到有关它的资讯。

  一般能够作为OVA的作品一定是在首次推出时是未曾在电视或戏院上映过的,如果在电视或戏院上映过的作品再推出的录映带(或LD/VCD)等等就不能称作OVA了。而OVA中的“V”亦泛指所有映带/LD/VCD/DVD媒体,并不是单单当作录映带。

关于OVA

  我们都知道OVA是ORIGINAL VIDEO ANIMATION的缩写,也就是“原声动画影带”。如果说动画中的TV版和剧场版的说法是按照播送的渠道来划分的,而OVA则是从发行渠道来划分的。

  据了解,如果要一睹OVA的芳容,一般是租借,或是将它从橱窗里买回家来看。而OVA的选材往往是应某个特定作品的爱好者的要求而出的,一般是将情节补完,以满足爱好者收藏的需要;或是做个实验期的制作,假如反响不错,就很有可能做成TV版动画,也有大批量制作的。较之前两个来说,OVA在数量上明显的少多了(像《浪客剑心》这样牛气的动画,也不过只出了4张OVA而已)。一般的OVA并非广为人知,只有FANS们才会对其津津乐道,颇有点“专业对口”的味道。

  OVA的长度不受限制,比较自由,一部动画,长篇的在四十到五十分钟,短篇的二十到三十分钟。如果比较长的,会拆成TV版的形式来出,也有加上OP和ED的,一集的长度在21m到25m的样子,这样做的考虑可能是希望日后能够在TV上播出(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TV版动画);即使现在是TV版的动画,将来也可能以OVA的形式发售。如此一来,OVA和TV版就很难区分,当然这不是很要紧的事。比如55CD的《银英》,实际上是OVA,而我们都习惯把它叫成TV版。有些动画虽在TV上播出过,我们叫TV版,事实上,买的碟却是从它的OVA版转过来的。

  而以上的情形,使得在OVA这个领域里,动画精品层出不穷,内容三教九流,无奇不有,水平也是大起大落,参差不齐。一方面,OVA对应的观众面较狭窄,制作起来面对的压力较小,时间较宽裕,使制作者能够充分的施展拳脚,采用新的拍摄技术,新的脚本构成,以寻求突破,同时,OVA也成了磨练新人,挖掘新秀的好地方,有许多优秀的监督就是从OVA出道的,一部精彩的OVA常常是投入制作者极大的热情和创作欲望而制作出来的,甚至可以说是呕心沥血,所以,专门研究动画的人,看OVA是必修课;另一方面,OVA的商业目的并非很明显,在制作经费、设备、人员上出问题是在所难免的(一般不会出现在人气动画的系列中,这一点请大家放心),因此在众多OVA中,虎头蛇尾的是常有的,无头无尾也没啥稀奇的;精良的OVA可以和水准以上的剧场版叫板,而差劲的OVA则可以和业余爱好者的成品相媲美。

OVA的历史

1983 - 1986

  在OVA刚刚诞生之时,没有谁为其作出详细的市场定位,故以往的制作公司对选择题材上只有大胆尝试,当然,碰钉子是经常发生的事了。当时,推出的作品由针对科幻特摄动画以至“18禁”作品(18岁以下禁止观看之成人动画),品种十分广泛。可是因为在当时,录映机还算是高价商品,对于一般家庭来说还是刚开始普及的阶段。再加上到租带店租两日一夜的话要1000日元,而OVA的价钱亦非和现在般合理价钱能够买得到。所以跟随了当时录映带软件市场价格作为订标准。每集超过一万日元也是十分平常,绝对不是轻易买得起的东西,说实的可说是非常奢侈的产品。

  所以,OVA的购买对象被认定为每月有一定收入的成年人,因此当时推出的动画或特摄录映带多数是为三十岁以上、喜欢怀旧的人士而设。而青年杂志刊登之漫画被动画化也是因此而起。当然,现如今的现实情况却是:动画迷的中心层是不富有的中学、大学生。

  初代的OVA作品《DALLOS》诞生。制作的重心人物正是当时新锐导演押井守。这套作品以机械动作,及科幻崭新概念为故事元素。之后的《天使的卵》或《TWINIGHT Q》等等众多OVA作品都是由押井守亲自操刀。对于不满足TV动画创作框框及拥有独特导演触觉的创作者,OVA和其他“眼见有限”的媒体比较,可是说是个华丽的舞台吧。

  另一方面要令OVA普及下去是非常重要的课题,而实质令OVA普及的作品,竟然是一套成人作品《CREAM LEMON》,这套作品突出的原因是成功将剧中人物推广成为一种形象(偶像)令她成为长期受欢迎的系列作品。一般人亦开始注意OVA,期间有多数作品都是值得留意,例如有金田伊功的作品《BIRTH》,与及集合电影版《超时空要塞》、《MEGA ZONE 23》(无限地带23)、《模型神童三四郎》及《不愧为猿飞》,创作人云集一堂炮制的《幻梦战记温达利亚》。而电视动画外传亦令人回味无穷,如有《魔法公主毛毛--梦中的轮舞》等。另外被制作成OVA系列的《装甲骑兵VOTOMS》亦得到极高评价。

1987 - 1988

  而这时,OVA开始被认为是另一种动画媒体商品,渐渐在动画迷间流行起来。有意思的是,一向以成年人市场为目标的制作商亦开始迎合远些新市场制作不同题材的作品,并且以85-86年的作品成绩作为数据基础,渐渐提高了OVA的质素。

  谈到这个时代的OVA就不能不提86年的《BUBBLE GUM CRISIS》(吹波糖危机)。负责这套作品的是园田健一,他以日本受欢迎古装剧《必杀》作为参考,创作出以4位年轻女性为主角的科幻作品。这种作品非常迎合动画迷的喜好成为了卖座动画。而“好故事+美少女”这个组合亦成为卖座的保证。

  《A子计划》也是成功作品。此作受到当年电视作品《山下女福星》的影响。结合了美少女、活泼及带点胡闹的动作片,当然剧情也十分完整,令她成为能够不断推出续集的作品。这些令人目瞪口呆的动作场面及那些可爱女孩的画面,大部份由板野一郎负责。当年的板野先生经已是十分知名的制作人,当年起用名家制作OVA是一件十分大的事情,当然相对现在OVA制作,起用名家也是趋势所在。

  OVA令人感到有无限大的可能性,在OVA的领域中制作人可以大玩花样大做特做,对于一班经验未足之新秀动画师是一个磨炼舞台,对于创作人则是一处理想解放区。当年一些新动画师,如今已变成第一线的实力派大师。另外以机械人为主题,制作出千变万化的短简篇《ROBOT CARNIVAL》也是一套颇独特的作品。

  当时盛行的机械人动画包括有大张正己的《破邪大星》、北爪宏幸的《LERIC ARMOR LEGASIAM》、佐野浩敏担任技术监督的《超兽机神》(OVA版)、庵野秀明监制的《TOP WONERAE!》、平野俊弘的《战斗吧!依煞1》、菊池通隆的《冥王计划》,一浪接一浪的机械人作品中还有令人难以忘怀的《机动警察》。

  还有的就是北久保弘之兼任造型设计及监督的《BLACK MAGIC》。就连原作者士郎正宗也盛赞这套作品十分忠于原著风格。(其后士郎正宗的《DOMINION》及《苹果核战》亦以OVA形式推出。)

1989 - 1990

  到了这个时期,OVA的地位也渐渐稳固起来。租带店的动画角落亦慢慢有所充实,OVA已不再是陌生的东西,在观众的支持下正在渐渐地成长。

  这个时代有不少出色的OVA作品推出,其中一套就是《机动战士高达0080——口袋里的战争》。这套作品是高达首套外传故事,《0080》的时代背景设定于一年战争末期,成为了以后高达OVA的典范,其后的《0083》及最近完结的《第08MS小队》也继续了这个传统。虽然这些作品不是由富野由悠季经手监督,但这些作品却令人留下深刻印象。除了OVA系列的高达外,《CRUSHER JOE》亦是值得留意,深刻是原作高千穗遥及担任造型设计的安彦良和,亦带来了像电视动画的感觉。

  还有饭田先生监督的OVA《恶魔人》「诞生篇」及「妖鸟篇」两部作品。和以往东映制作的电视系列比较,OVA颇接近原作风格。另外《藤子· F·不二雄的SF短编剧》亦是值得注意的。对于经常制作针对小孩子的作品的藤子先生这些要抓着高中生以至大人的观众层确实是一个大挑战。

  这个时候有很未能以电视制作模式推出的作品均选择以OVA形式推出。

  这时候大受欢迎的作品还有《CYBER CITY OEDO 0808》、《妖兽都市》、《魔界都市》等等,这些由川尻善昭监督作品均是由有规模公司制作,水准十分之高。

  最近热门的话题是以往OVA作品再推出续集,例如有《LIGHTNING TRAP》、《机动警察OVA新系列》、《新梦猎人丽梦》、《冒险吧!依煞3》等等。这些当年红极一时的作品再度推出续篇,确实是一大喜讯。

  在1988年开始推出了高品质的作品《银河英雄传说》,由于她的原装小说与漫画受到十分高的支持,更动画版的制作也不能马虎,最后终于成为大家受欢迎的长篇作品。同期水野良原作的长篇冒险小说《罗德岛战纪》以13集OVA推出。不过其实长篇OVA亦有缺点,那就是发行时间拖得太久,令消费者容易放弃追捧。

1991 - 1992

  有一件要注意的是新制作公司PIONEERLDC成立。 这个时代有不少出色作品推出,包括我们熟悉的《天地无用!》由92年开始推出。跟着有北爪宏幸的《GREEN ELEGEND乱》、山田正纪原作之科幻名作《机神兵团》等等。其中又以《天地无用》最为成功。《天》中“众多少女被一个少年迷倒”的设定也成为以后OVA成功要素之一。

  另外不能不谈的是《GLANT ROBOT》吧。这是今川泰宏监督突破传统技巧演出,片中依照了小林诚笔下的机械人设计,加入充满丰富的动作剧面。故事由成功原作中抽出来,并加入一些横山光辉笔下其他作品的角色,不但保持了原作的风味,亦给与人一种新鲜感觉。《蜡笔小新》、《星方武侠》的监督本乡口云丹口抖在当年亦制作了《THE SPIRIT OF WONDER》这套出色的作品,片中最大特色是作品沿用了原作鹤田谦二的用色技巧。

  提起保持原著风格,必要提《炎之转校生》,她完全地保持了原著豪迈的笔触,实在值得一看。这时候只供租赁用的杂志式影带《LENDMAN》诞生,在每卷录映带都会收录四个不同单元的故事,可惜这作品只维持了一段短时间。

  说到这里,OVA前半段的竞争时期到此为止,可以略作分析。首先,OVA的制作时间比电视长(有个别例子例外),能够造出较高质素的作品,比起电视制作,OVA的自由度来得较大。电视台近年流行播放深夜动画和卫星电视播放动画,这些作品都十分类似OVA制作模式。

1993 - 1994

  1993年至1994年可以说是OVA受人注意的时期,这段时期一般来说OVA内容的自由度较电视动画高,亦成为了一种吸纳高要求动画迷的媒体。

  在93年由于租赁作品《GIANT ROBOT》的成功,令有不少过去成功的动画作品都纷纷决定重拍作为OVA。(当然亦包括制作续集或改编)。例如《KYASYAN》的人物作监就是由《无限地带23》的梅津泰臣担任。这套作品充份加入了70年代感的科幻元素,故亦被誉为重拍作品的杰作。其后亦有不少作品以同样理念来重拍,例如有《神勇飞鹰侠》及《新·破里拳》等。而《超时空世纪奥加斯02》及《MACROSSPLUS》则被认为是电视作品的续篇,故事的气氛比电视系列更为紧凑,轻松的气氛减少了,成为了一套认真而严谨的科幻作品。

  在这个时期的纯原创作品中,最值得点名的是《我们宇宙的探矿夫》。该作品更是由《机动战士高达——第08MS小队》的后期监督饭田马之介及角色设计兼作画监督川元利浩二人负责,是一出不折不扣的科幻OVA作品。在该作品中亦可见到《08小队》的机械动作场面。

  另一方面,由于影带租赁的普及,OVA的目标亦不单以动画迷为目标,亦要吸引漫画迷。以往的动画作品必能够吸引漫画迷,不过将这个情况扭转的有《怪医秦博士》及《皇家双妹唛》(又译作《逮捕令》),出崎统及杉野昭夫这对曾经制作《疾风铁拳霸》及《狙击ACE吧!》的二人组合作把《怪医秦博士》,另外无论漫画迷或动画迷也热衷,藤岛康介原作的《逮捕令》的OVA则是由《乱马1/2》的中山岛敦子担当人物设计,由玉川纱己子及平松晶子配音……这些作品吸引了动画迷与漫画迷。

  对于OVA作品改编取材不能不提电玩游戏改编作品,这种风气的先驱却是成人作品《同级生·在夏日终结时》,当年(94年)还未有Playstation或Saturn,故此这作品的原作正是家用电脑版本。记得当时各商户对于游戏被动画化有不同观点,有反对亦有赞成。其实比较时电脑游戏中较为静止的作品,会郁又会发声的动画实在能吸引较多的支持者,与此同时市场上亦开辟了一条新路向,就是成人,恋爱小品。

1995

  对于OVA,首要的要求就是要提高质素,这才是吸引消费者的大前题,皆因用数千元购买一出OVA,对于现今的中学生或高中生也绝不便宜呢。不知从何时开始便出现了“OVA质素=高质素”的说法,而在95年左右,这句说话更完全定位下来。

  另一方面动画配音的水准要求亦开始在93年左右提高。在OVA界而言,对于一出作品,制作人员不再是唯一的卖点,有关配音员名字也是卖点之一。最明显可见于《偶像防卫队Humming Bird》。故事中五姊妹的配音由三石琴乃、玉川纱己子、天野由梨、草起章江、椎名碧流5人组成与OVA中同名的Humming Bird乐队作宣传,当时亦甚为瞩目。同时配音员开演唱会的潮流亦由此而开始,亦为有关人员开辟多一条新路。

  由于关于配音员受欢迎的关系,有关OVA亦可制作广播剧CD,为每集OVA推出之间的制作时间“填凼”,亦可以为将发行的OVA作打头阵宣传,这些广播剧CD也可作为广告媒体呢。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及《神秘的世界EL-HAZARD》(异空大冒险)及《魔法少女砂沙美》、《神秘的世界》是林宏树与中泽一登二人合作的一部滑稽科幻作品,有关方面更采取一大胆的方法--电视版与OVA版同时出街(当然两者故事是有所不同)。而《砂沙美》则是由《天地无用!》中最受欢迎角色砂沙美担纲演出,被改编一出魔法少女作品,后来更改编成电视、SATURN及PS游戏。

  利用著名配音员的号召力,令OVA更加丰富。那些正是《偶像计划》(ldol Project)的卖点,这部作品的OVA远比同名的电脑游戏更具知名度,为此作配音的包括有岩男润子、久川绫、井上喜久子、折笠爱及国府田麻里子。至于人物设计方面则是由负责《功夫猫党》的铃木典孝所担纲,还有记得《魔法骑士》及《星界之纹章》的导演元永庆太郎吗?他亦是《偶像计划》的导演。如此强劲的幕后班底,加上以美少女作为号召,令此作品被视为同类作品的经典之作。

  不过在95年中被视为最高杰作的,可算是于当时仍未受注目的大地丙太郎监督的《妖精姬LEN》,亦有人说要是没有这出作品,便没有了日后的[大地风格]。他的特色是高压电力般无间断笑料,那些像机械般喋喋不休的对白及夸张的动作等等,这些“大地风格”均令人十分深刻。

  再说由原作改编产杰作《GOLDEN BOY飘泊的学生》亦是其中之一,这作品的监制是曾为《JO JO的奇妙旅程》做导演的北久保弘之负责。他把江川达也原著中那性格独特的角色忠实地动画化。配音是由白鸟由里、家内美加、井上喜久子、皆口裕子等负责。与《逮捕令》一样,该OVA能够吸引漫画迷及动画迷两族人。当然园田健一的《GUN SMITH CATS》也不能不提,由鹤广美、荒木香惠、根谷美智子等人气配音员配音,加上华丽到枪战及汽车动作场面,而故事本身亦真是为OVA度身累造(也可以说是使用电视系列不太会用的内容),再加上爵士音乐作为背景音乐,令作品生色不少。这作品的OP是由《青之6号》的前田真宏负责,使用指令曲及剪影影像制成,可说是《COWBOY BE-BOP》的先驱。 再提及多一个改骗而来的作品《DIRTY PAIR FLASH 2》,原著是高千穗遥的80年代SF小说,及后再由她本人重拍,加上参与制作《勇者王》及《Better Man》的木村贵宏担任角色设计和作画监督。《FLASH 2》及《FLASH 3》是由《DUG ON》及《Fancy La-La》的监制望月智充担任监制。望月监制那种既严肃又带点滑稽的独特风格为该作品增添不少特色。再加上YURI由国府田麻里子、KEI由松本梨香演绎,更为《DIRTY PAIR》创作一番新景象,虽然当时有关该作的评价不多,但却是优秀之作。

1996 - 1997

  终于来了!等了4年之久,高达的新OVA终于来了。所说的正是《机动战士高达——第08MS小队》,此作以“一年战争”的时代为舞台,该作亦是众多《高达系列》中最具战争意味的作品,动画中的写实产机械设定是该作的卖点之一,此作虽然是长篇作品,却是值得追看下来。当初的监制神田武幸不幸逝世,由饭田马之介承继神田的遗志,制作出一出更严谨的作品。

  说到高达,在这段期间描写不同世界观的高达的电视系列也正在播放,例如有《G高达》《高达X》、《高达W》等,其《高达W》更推出了续篇OVA《ENDLESS WAITZ》,除了照顾了女性支持者之外,亦维持了高达本身的风格。

  这段时期的续篇作品,还有一出值得一提--渡濑悠宇原作的《不思议游戏》(OVA版)及《不思议游戏 第二部》,而有关续篇作品其中有些是原创故事呢!而且OVA版和第二部合计有9集之多呢。

  97年瞩目的有《SABER MARIONETTE J》(银河醒目女)则和电视版“J”及“J to X”完全紧接。一向以来OVA和电视也是清楚分开,这些《SM》可说是打破了这常规。

  然而面对电视作品渐渐增加,OVA恐怕会被淘汰,为此有关公司便制作更多概念,高品质的原创作品,事实上96至97年间,出了为数不多但受欢迎程度及完成度高的原创作品。

  首先介绍的是《魔法使者队》,现在日本电视播演的正是OVA的续篇呢!原案及总监督(兼大多数要绘绘画分镜)则是曾参与《SAILORMOON MOON 》及《梦之蜡笔王国》的佐藤顺一,人物设计及作画监督也是曾参与《SAILORMOON》的伊藤郁子担任,二人合作令作品更出色。

  提到“魔法少女”这类概念,也介绍一下《在丛林中走吧!》,故事大约说一名小学女生那拓美由于得到寄宿于古代遗物中的精灵之力,变身成好身材的花之精灵——美。该作由曾参与《万能文化猫娘》(第1期和第2期)和《青空少女队》等作品的“美少女创作人”森山有事担任原案、监督及角色设计。

  刚才提及的作品都有一个共通点--所有创作人都会负责部分制作工作,例如电视动画《新世纪EVA》的原作人庵野秀明也负责总监督一职。“制作人第一”的主义,对OVA影响深远呢。

1998 - 1999

  不知是否世纪末风气盛行,大量的成人作品涌现,其中一些著名的制作人员亦参与成人作品的制作,例如参与《KYASYAN》作画的梅洋泰臣就继93年的《YELLOW STAR》之后着手于新作《KITE》。如果不计那些色情意识来看,也可算是一套不俗的作品。

漫画小百科

(一) 漫画单行本的种类

  我们都知道漫画通常是先在杂志上进行连载,如果受到好评,就会继续连载下去变成长篇。当连载量够出单行本的时候,出版社这时就会出单行本,就是通常我们所看的漫画书了。

  单行本大致上分为3类:

  第一类,就是最常见的32开本。这种被称之为“新书判(版)”,以定价390(含税410)日元为多,一些不是特别热卖的书,定价可能在457(不含税)日元上下。页数一般在180页左右,其厚度也相当于一本普通小说。这种开本常见于那些销量比较大的出版社,例如集英社,小学馆,讲谈社,白泉社等。

  (如果我们的漫画版本也像日本的一样就好了,将这些犹如书籍般的漫画排列在书架上,想必父母也就不会总是揪着自己的耳朵说“都这么大的孩子了,还老看小儿书”。这么厚的一摞书,怎么看,都显得好有学问的样子。笑。)

  第二类,大32开本的B6判(版)。定价通常在500—600(不含税)日元之间。页数同新书版差不多。大多数情况下,B6判会加彩页,但是有些也不加。这种版本多见于虽然不是特别大众化,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FANS支持的漫画,角川书店,新书馆常出这种版本。举例而言,冰栗优或者JUDAL的漫画单行本就是属于B6判。

  第三类,大64开的加厚文库判(版)。定价一般看具体情况,起伏比价大。页数通常是300多页或者400多页。对于那些非常受欢迎的漫画,除了出单行本之外,出版社还会制作文库版,以便普及外加让FANS收藏。这种文库版一本的内容通常是普通单行本一本半或者二本的内容,每本后面还会有名家的解说或是背景知识介绍等,有时也有作者专门为此题写的后记。文库版的封面会重新设计,带有浓烈的艺术气息。例如竹宫惠子的《风与木之诗》的文库版是用法国的街景作为封面,美内玲惠的《玻璃假面》的文库版则是用一副油画作为封面等等。

  除了以上最常见的这三类外,有时出版社还会为大人气作品出特别版,一般被我们戏称为“豪华设定集”。这种版本一般都是A4判变形(小16开),定价为1千日元或者更贵。附多副彩图,以设定,人物介绍,名场面集,访谈为主,有时还会有作者特别画的番外篇。集英社为和月伸宏的《浪客剑心》所出的《剑心华传》就属此类。

(二) 1/3专栏的由来——广告所带来的特产

  一般我们在看单行本的时候,会发现在内文里经常有个1/3专栏让作者闲话家常。这1/3专栏,并不是特意辟出来给作者让他们和大家交流用的,而是因为在杂志连载时为广告所留下的空间。一般漫画杂志每隔几页就要留出1/3栏的空间做广告,其中也有部分是为写前情提要而留的。为了配合出版社的要求,漫画家在连载的时候,就要专门空出这个空间。但是到了出单行本的时候,因为单行本的内容都是杂志连载时的内容,那么相应的,在单行本里也就留下了这1/3的空白。为了补白,于是作者们就只好在这个空间里无话找话,这就是闲话家常1/3专栏的由来。1/3专栏一般有两种形势,一种是在漫画左边的1/3竖栏,这种多见于白泉社,还有就是占漫画底部的1/3横栏,多见于小学馆。

(三) 其他
漫画之神-------------------手冢治虫的丰功伟业
剧画天皇-------------------梶原一骑狂飙的创造力
漫画之王-------------------藤子 F.不二雄的织梦王国
万画家---------------------森章太郎的奇迹
电脑漫画的先知-------------武一的挑战新视界
少女漫画女王---------------竹宫惠子的漫画革命
才女的奇行-----------------池田理代子的华丽历史之旅
科幻巨匠-------------------松本零士的宇宙之旅
税金天王-------------------鸟山明的狂飙人缘
最佳拍档-------------------CLAMP的神魔交战史诗
乡土巨匠-------------------青柳裕介的纯情恋爱篇
忍者哲学家-----------------白土一平的经典传说
日本的动画希望-------------宫崎骏的温馨飞行梦
棒球博士-------------------水岛新司的旺盛创造力
绘画美学家-----------------池上辽一的人物美学
清贫思想导师---------------拓植义春的不规则思考术
妖怪博士-------------------水木茂的异化奇境之探险
漫画人生派始祖-------------永岛慎二的平凡哲思
青春的歌者-----------------井上雄彦的斗志狂想曲
少女漫画先驱---------------水野英子的美梦逐梦
搞笑女王-------------------高桥留美子的快意幻化喜感
文学漫画的太师-------------谷口次郎的细腻人生赞歌
泪水欢笑的-----------------千叶彻弥悲喜人生颂
棒球恋爱疯-----------------安达充的生活哲学
生花妙笔-------------------加藤一彦的鲁邦三世
超能力大家-----------------大友克洋的威力画力
漫画诗人-------------------坂口尚的命运突响曲
阳刚的斗志-----------------大岛矢须一的战斗力指数A
写实的生命脉动-------------弘兼宪史
昭和画师-------------------平田弘史的力与美
为自己留下的闲生事风格-----圆山俊二
一带妙趣的四格巨匠---------植田正司
魅力四射的女神说-----------藤岛康介
宋诗的探密-----------------星野之宣豪放的笔趣
青春狂想诗-----------------江川达也
神化的爱恋-----------------圣斗士星矢的车田正美


桑田次郎的梦幻修罗
香样锐二的运动神经奇人奇事
童话演歌的增春博的猫世界
咏叹人生的细野不二彦
不可一世的永井豪的恶魔人说
侠客崛江卓的仗义行侠故事
精湛绘技叶精作的实验人形魔物语
搞笑大王江口寿史的行径
痛快淋漓的青山刚昌的活力爆发
僵化史剧的工程师横山光辉
花村英子的细腻的笔意妖魅
原平柔美的犀利政治学
古典美人的牧美也子风情
黑铁弘的搞笑本领横跨数本杂志
毒舌画家山藤章二的讽刺升华
本宫广志的野性.人性.个性
乔治秋山的浮世绘人生修罗场
摆姿势的特殊演出式之能条纯一
诙谐刻画人物个性的小林诚之运动演技派
纤细美景的渡边雅子玻璃城
秋尾望都少女漫画的革命英雄
帅哥美女的北条司酷炫功夫
藤田和日郎的妖怪奇潭
野部利雄的巫女招亲所爆发的威力


美树本晴彦: 多才多艺的才子
和田诚: 简单人物漫画尖兵
岛本和彦: 火焰画家的热血演技派
高田裕二: 奇幻世界的超能
牧野和子: 直闯青少年的心扉的女将
角田次郎: 叱咤一九六O年代的梦幻人
森川久美: 唯美派的旗手
原哲夫: 强烈战斗力的火炮手
美内铃惠: 红透半天边的千面女郎
影丸让也: 快笔的活跃生涯
细川知荣之: “尼罗河女儿“的母亲
村上纪香: 神笔妙用的故事神兵
森秀树: 战略趣味的百货店
佐佐木淳子: 动物温馨接送情
冈野玲子: 生动的人物妙手
村野宋美: 人生派的苦手
林静一: 细腻笔趣的快意
安彦良和: 史剧的高人,动画的推手
大和和纪: 少女漫画新感觉的映像
山上龙彦: 一九七零年代疯狂的巨星
松本大洋: 实验派的新星
日暮修一: 封面人物的惊艳

[ Last edited by 辰伶 on 2006-7-17 at 08:05 P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七夜しき 发表于 2006-7-16 21: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属于资料区~但是MS看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坠落天使 发表于 2008-4-26 20: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动漫词语大扫盲,不懂就进来看看

●●●●● (Loli、萝莉亦同):【名词、形容词】;意指「幼女」,其生理年龄约为 12 岁以下之少女,后因各人见解不同,现只指作外貌像小孩的女孩,其明确之定义为「依据个人观点而认知的小妹妹」;例句:「好可爱的萝莉呀!」「这真是太萝莉啦!」。  

●●●●●小白:【名词、形容词】;指网络上不守礼节、不守秩序、不会自我规范的人,为「小白痴」的简称,有时也指智商太低或理解力太低的人。同义于日文的「厨房」。  

●●●●正太:【名词、形容词】;和Loli属相反性别同义词,也就是指生理年龄约为12岁以下之少年,同样因各人见解之不同,现只指作外貌像小孩的男孩,其明确之定义为「依据个人观点而认知的小弟弟」;例句:「看,那边有一个好可爱的正太唷!」。  

●●●●KUSO:【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感叹词、助词】;名词做为粪解释;动词则解为恶搞;形容词及副词解释为事物或动作很恶搞、很爆笑;也可用来大声念出此字以纾发自己的情感,是为感叹词之解释,其带有「恶搞」或「妈的」之意;此外KUSO也可以用做句首或句末助词。  

●●●口癖:【名词】;指在习惯性的在每一句话的最后加上去的句末助词,例:「喵~」、「~」、「 ~」、「~」等  

●●●Lolita(洛莉塔):【名词】;A seductive adolescent girl. 一个魅力没法挡的未成年少女,也就是罗莉的来源,原为一本小说之书名,例句:「看那女孩,好一个洛莉塔呀!」。  

●●●兄贵:【名词、形容词】;指全身筋肉暴满,拥有强硬华美肌肉,而且还充满热血的真正新一代的有为青年。  

●●●残念:【形容词、副词、感叹词】;可惜的;例句:「今天没有买到妹妹公主的音乐盒,真是残念啊。」。  

●●●怨念:【名词、形容词】;某人对某件事感到怨恨而形成的一股强大的灵念,或用来表示对某件事物的狂热;例句:「」。  

●●●XD:【助词】;如同字面上的意思就是 X的,另外转九十度看可作为表情符号之用。  

●●●控:【名词】;指极度喜欢某东西之人,喜欢的东西冠在「控」字之前,例:罗莉控。  

●●●萌:【形容词、副词】;指看到令人觉得的极度可爱之人、事、物的形容词。  

●●●BL:全名Boy's Love,指男与男之间的爱慕,亦可代表为男同性恋。  

●●●GL:全名Girl's Love,指女与女之间的爱慕,亦可代表为女同性恋。  

●●最高:【形容词、副词】;最棒、最好之意。  

●●败家:【动词、形容词】;指花钱买很多的精品(好物)的动作,另解为一次花费很多钱去买东西或解为购物。  

●●苦手:【形容词】;对某件事感到困扰、棘手。  

●●轰杀:【动词】;此为港漫用语,用来指要杀掉某人的动作。  


●●废材:【名词】;此为港漫用语,指无用之人,或者是废物,通「废柴」、「脓包」。  


●●破天:【动词】;此为港漫用语,就是「打破天」,不爽时可使用此词。  

●●逆天:【动词、助词、感叹词】;此为港漫用语,指要逆着天道而行,或愤怒时所使用之句首助词。  

●●热血:【名词、形容词】;能让攻击力上升2倍的能力,原出自机战系列,后引申为激昂的心情。  

●●推倒:【动词】;即是把某人推倒在地上(或床上)的意思,例:罗莉、某游戏女角。  

●●姐贵:【名词、形容词】;意指成熟妩媚的大姐姐,其意类似于「熟女」,通「女市贵」。  

●●暴走:【名词、动词】;指机体失去控制,或指人失去理智,而以本能做出近乎野兽的行为。  

●先行者:【名词】;为中国大陆所开发出的先进人型机械,后为日本动漫人士拿来恶搞,而成为一高战斗力之兵器,其最著名的武器为跨下的「中华大加农」。  

●大好:【形容词】;最喜欢。  

●素敌:【形容词、副词】;有称赞「好棒、完美」之意,同意于「素晴」。  

●恶趣味:【名词】;怪癖、与众不同的特殊喜好,通常此类特殊喜欢往往带有一些较负面的东西。  

●流星:【名词】;意指略带一点点情色意味或有些微露点成份的CG图。  

●停尸间:【名词】;聊天室的别名,意指聊天室没有说话的时候。  

●口胡:【助词、感叹词】;此为港漫用语,常用来表示心情,可同于XD,为扩大效果可用「口古月」。  

●口桀:【助词、感叹词】;此为港漫用语,常用来指坏人的笑声,特别是指*笑。  

●魂:【名词】;能让攻击力上升3倍的能力,原出自机战系列,另一解为指带有荣耀,奋战不懈的职业精神。  

●爱:【名词】;能让HP回复的能力,原出自机战系列。  

●大人买:【动词】;是泛指利用大人(或长辈)的财力、信用卡等手段,将某项收集品进行大量收购及占据的行为,因而造成市场价格的混乱、崩坏,是种新形态的经济犯罪行为。以前通常是具有相当财力的大人,因为怨念而造成的行为模式,但近年来学生的所得(零用钱及打工)也逐渐的增加,大人买也有犯罪低年龄化的趋势。通「 长辈买」、「长辈威能」(参考资料:改藏) 。  

●体温治疗:【名词】,某女仆长发明的治疗法,据说能治百病,但有闻该女仆长使用此式前皆被轰飞。  

●癌细胞:【名词】;谜样的蓝色有角生物,真名为unyuu,有多个变种,出没于各大「任意」,是为某只怪兽最讨厌之物。  

●外道:【名词】;特指拥有过度丰满胸部的女性,另解为有违常理(或者是太合常理)的事物。  

●病状恶化促进剂:【名词】;某怪兽生病吃的药物,功用就如名字所说一样。  

●甘人:【名词】;中文称作甜人!意思是新人!某"X"o物非常热爱的称号。  

●甘:【助词、感叹词】;日文发音为“AMAI”,在很多动漫画也有登场的字句!意即「太天真了!!」或「太甜了!」(指食物),而在仿真裹统称为「太甜了!!!」。  

●孟获:【动词】;为南蛮语,表「不知道」之意,通常连用两次为多;例句:「A:『你知道我家那个可爱的正太跑哪里去了吗?』B:『孟获孟获。』」。  

●仆桌:【动词】;此为高等颜文字技巧,须将仆街技及翻桌技练的十分成熟,而且等级还须满20才可使用。  
╭□○=  
╯┬────┬  


●销魂:【形容词、副词】;形容一事物或动作令人感到极为惊讶、惊慌失措或指一个人已经陷入无法言语、无法响应的情况。  

●谜:【形容词、副词】:指一件事物或动作太神奇、太奇妙或太难以解释,通常作:「好谜啊!」。  

●王道:【名词、形容词】;可解为王走的道路、正确的道路、正确的方法,或解为最强大的;例句:「KUSO才是王道啊!」。  

●中华大加农:【名词】;为先行者跨下的超强力武器,威力极为可怕,是先行者的最终武器,为光束系的武器,又作「中华加农炮」。  

●铁拳无敌孙中山:【名词】;为一融合中国博大精神的武术、绝对奥义恶搞精神以及中华民国血泪近代史的伟大作品。  

Kuso 语录 (修正版; 19/10/2003)  

Kuso日文发语词, 用作称呼烂物或烂状况, 意指 "屎",带有 "恶搞" 或 "妈的" 之意, 使用时请咬牙切齿说出  

H: 取自日文 "HENTAI"(变态) 罗马拼音的前缀, 通常是指 18禁 的东西, 例如 H漫, H-Game...etc.  

ACG: Anime (动画) Comic (漫画) Game (游戏) 的简称  

健全: 普通级 / 全年龄  

女性向: 针对女性着想的作品  

男性向: 针对男性着想的作品  

推倒 / 扑倒: 把某人推倒在地上 (床上) 的意思, 也可解作大部分男人都想做的行为, 说得白一点就是强X , 同时亦有被干掉的意思 (台湾人好象很喜欢用这个词...)  

翻过来, 继续: 上述行为若对男性使用, 所要进行的下个步骤, BL 团适用  

萝莉 / Loli: 意指 "幼女", 其生理年龄约为 12 岁 (16岁?) 以下之小女孩, 源于 "LOLITA" 一书. 因各人见解不同, 现只指作外貌像小孩的女孩, 其明确之定义为 "依据个人观点而认知的小妹妹"  

正太: 和 Loli 属相反性别同义词, 也就是指生理年龄约为 12 岁 (16岁?) 以下之小男孩, 源于 "铁人28号" 中的金田正太郎. 同样因各人见解之不同, 现只指作外貌像小孩的男孩, 其明确之定义为 "依据个人观点而认知的小弟弟"  

御姐: 大姐姐, 特指 16-30 岁的女性  

大葛格: 大哥哥  

欧巴桑 / 欧巴: 30岁以上的女性  

欧吉桑 / 欧吉: 30岁以上的男性  

OBS: 欧巴桑  

OGS: 欧吉桑  

MM: 妹妹  

LM: 辣妹  

UK: 幼齿  

死死团: 情人节接近时, 单身人仕的自称, 出自 "稻中兵团"  

兄贵: 全身肌肉的强壮男子  

姐贵: 全身肌肉的强壮女子  

巨乳: 大胸部  

魔人: 某方面功力深厚的人, 例如 灌水魔人, 赚钱魔人...etc.  

XX魔: 含负面意思, 通常用作指犯罪者, 例如强暴魔, 纵火魔...etc.  

XX控: 对某特定人种有爱好的人, 例如 萝莉控, 正太控...etc.  

腐女子: 喜爱 BL 事物的女性, 又称同人女  

御宅族 / Otaku: ACG 爱好者  

痴汉: 色魔  

泡菜: 韩国人的称呼  

BL: BOYS LOVE 的缩写, 意指男性间的 "美丽的友情"(恋情)  

GL: GIRLS LOVE 的缩写, 意指女性间的 "美丽的友情"(恋情)  

攻: BL / GL 述语, 意指代表男性角色的一方  

受: BL / GL 述语, 意指代表女性角色的一方  

年下攻: BL / GL 述语, 年纪小的一方当攻  

总攻: BL / GL 述语, 只攻不受  

总受: BL / GL 述语, 只受不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reif 发表于 2008-4-26 2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久很久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坠落天使 发表于 2008-4-27 00: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G,为虾米辞职不干了捏~
某经验都8足有N多还需要请教GG捏~
PS:话说那就给米看过的猫猫们看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reif 发表于 2008-4-27 18: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没办法啦~~我懒了,没有以前那种动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坠落天使 发表于 2008-4-27 23: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额,那某坐这还8如辞职...都米资格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reif 发表于 2008-4-28 00: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坐着能镇守大本营嘛!我只是想休息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坠落天使 发表于 2008-4-28 14: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起8成游手好闲的挂名斑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ILYA 发表于 2008-4-28 16: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应该是我说才对啊~我也挂名了几个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坠落天使 发表于 2008-4-28 17: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LS上的素斑竹么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猫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漫猫]动漫论坛

GMT+8, 2024-3-29 15: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