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刀长短不齐,名目甚为复杂(详下文),观图版四、五中各组刀可得其大致。欧美人之收藏日本古刀者,辄喜收藏其附件,如护手片、如鞘饰、如柄之上下饰、如柄上缠绕之小偶像物像、如鞘上所附之小刀等均有专门收藏者。巴黎集美(Guimet)博物馆、里昂市立博物馆均藏有日本刀上附件至数百件之多,手工皆不相同,均艺术品也。图版四之7~10号即系日本刀之护手片。日本古武士有戴假面具者,金属制、木制漆制者均有(图版五H组)。
1.名称与源流
关于日本刀剑之名称及源流,日人清水橘村氏曾于昭和七年(1932)刊布《刀剑大全》一书记述尚详,今译述其大意如下:
关于刀之名义、刀剑之种类及其名称与实物之对应、名称于实物之区别,常为识者所苦。今日所研究尚未知刀与大刀、剑与宝剑之区别。古代及现代之学者对于此点似已作解决,然其所说则各不相同,诸家皆异其说,因之此等名称不能断定。迄于今日所存之古书中,《和名抄笺注》、《和训荣》、《本朝军器考》等所志比较正确。
刀似剑,乃谓一面有剑者。其大者名大器(たいき)、小者名克挞拉(かたな),见《和名抄》。按《和名抄》所记有剑与刀二种,刀中似记有大器与克挞拉二种。刀与剑原非纯日本物,虽不能断为确定不可移者,然此区别在今日似亦大抵得当。但在《笺注》,刀即大器,为断物之意义,乃刀剑之总称;克鞋拉系指非两面有剑之器,非大小之别名。新井白石亦于《本朝军器考》中谓刀剑之类别特多,有古所见而今不见者。有今所见而古不闻者,或名同而实异、或名异而实同,不可一概而论。故《笺注》所志亦不能强谓为臆言。采取双方之说以为参考,庶几可学。又《和训荣》曰:《神代纪》有横刀、《万叶集》有志咏剑。此横刀与大刀等乎,抑古制之大刀似剑者乎?无论如何,横刀与剑等想无甚区别。
关于名义,今日学者所考证与之大同小异,故此等之研究为第二问题。直说
明古制之剑,此剑书中多有记载,实物亦略有残存。关于此等事项顺次说明之。惟可怪者,上古刀剑多属两面剑,而今日由土坟掘出上古之刀,两面剑者少而一面剑者却多。例如由肥前平户之志自岐山(《延喜式》所记载志自岐神社之某处)掘出之古刀(图21之上器),形状似天国(人名)所造之“小乌丸”,然其制造情形却近似后世所称冠落之物。此刀之剑背反转,锷柄均以兽皮制成,柄卷以钢丝,鞘合竹造成,外面包以兽皮。此乃天明四年(1784)平户人冈山彦辅所发现者,现今虽不能骤称为古代之真品,总之非新物也。次则丹波之土民由大江山地方掘出之物,其刀非两面剑而为一面之直剑,如图21之中器。虽不知是何时代,然以为系自景行天皇(71~130)至仲哀天皇(192~200)、推古天皇(554~628)治世之时期所用。其次如图21之下器,由肥后之彦山掘出之古刀,此刀似《神代纪》之头[木通]剑,其头粗。此二者形状亦相似,但前者无装饰,后者颇技巧,似制作之处所不同或年代相隔乎?彦山之古刀亦为一面剑,有一顾之价值1)。实物以此三刀为最古,见于文字者为《古事记》之十握剑。十握剑乃伊奘诺尊斩轲遇突智神之刀,其后素盏鸣尊砍八头八尾大蛇亦用十握剑。素盏鸣尊斩蛇时,自大蛇之尾取出之剑,嗣后乃后之参诸于日神之天丛云剑。其剑与八尺琼曲玉、八尺镜为天孙降临所携之三种神器。而此天丛云剑后授于日本武尊重征之时,尊以之剃草,免贼夷之危难,自是为剃草之剑,纳于帝室。剑不但有十握,亦有九握剑、八握剑,四指为一握,则所谓十握、九握者乃其长度,非剑之名。后世量箭用指而称为几束者,系因此也。伊奘诺尊斩轲遇突智神之十握剑称为天之尾羽张,又名棱威之尾羽张;素盏鸣尊砍大蛇之十握剑称为蛇之鹿止;此外,又有所谓素盏鸣尊转地之蛇转锄之剑,此刀之形式似锄;又有所谓天蝇砍之剑,是亦素神砍蛇之刀。此等刀概为纳于备前国赤场郡石上的布都之魂神社者,但有无不得而知。又有大叶刈剑,一名神度剑,乃味相高彦根神天雅彦砍丧屋之剑之名;又有所谓旆灵之剑,乃给武瓮槌神高仓下(人名)之剑名,旆谓截断快利者也。
以上现于神代及本邦固有有名之刀剑。稍降有百济供奉之日月护身剑、三公斗战剑、丙毛槐林剑、七星剑等名称。丙毛槐林与七星同其形,系一面剑,前者长二尺一寸五分,后者长二尺三寸,有血槽,以金属嵌为七星及丙毛槐林之文字。二刀皆天王寺之物而圣德太子之所御者也。
刀剑之见于历史者如此。是故若谓刀剑是否为我国锻冶,吾人以为多半为舶
来品。何以言之?观诸载于《万叶集》之刀剑歌多云高丽剑而非大和剑,至人代推古天皇誉赞马子之歌,如神乎苏我(地名)之儿辈,若为马则日向(地名)之驹,若为大刀则句礼(地名)之摩差比(宝刀名)。想以当时本邦刀剑锻冶之创始,亦因吴国之剑极锐利,大加赞美。次如天王寺之七星剑及丙毛槐林之剑则来自韩国,新井白石谓此刀刀背之铭为汉篆“丙毛槐丙子椒林”也。“丙子”为年号,“椒林”为锻工之名。又白石谓伊势神宫之玉缠横刀、须贺派之大刀等当为高丽剑。我国古代衣食住乃至工艺美术、百工之技术皆由中国传来,刀剑既非本邦特有之器物,则其初之锻刀皆为舶来品,乃任何人不能争论者。
清水橘村氏坦然承认日本古刀剑来自高丽与中国,而高丽古文化本自中国迁往,是不啻谓来自中国也。其言甚近于事实,徐福渡海赴日本时从人甚多,大概均携有周代战国时吴越之名刀宝剑,且或有谙铸造之术者相与仅去。日人至今尚处处尊吴,或者清水氏所称之舶来刀剑,在昔均为吾战国时吴国良工之制造品也。惟图21之三刀铜环兽皮,不类中国古产,其形式迥异三代或秦汉之器,亦不类北亚或西亚之古物,却与马来人或缅甸人之古刀形制相同,其中之下器直是马来之器,想系秦季以后之物而由缅甸人或马来人、东印度人输入日本者。此种马来刀或古缅甸一带民族所用之刀,背厚剑直而柄微弯者,至今尚可见于马来人所居各地。或者其初输入日本而合于日本人之嗜好,遂以日本之铁仿造厚背重剑之刀,渐渐放弃双剑之剑,积年既久,又因曾得徐福等人之传授而冶铸之术日精,遂开日本刀之纪元也。
关于日本刀之沿革,清水氏以舶来品为最早时代而分为三期8时代,兹将其表泽
列出如下:
第一期:1.刀剑舶来时代。
2.归化人打制时代。
3.邦人打制时代。
第二期:1.天国以后。2)
2.元历以降建武顷间。3)
第三期:1.南北朝以后。
2.足利时代。
3.织田、丰臣时代。
第二期中日本名工良匠辈出,冶殷之术日精,又有日本天皇之提倡、巨同之资助,故至第三期其术愈精,所谓刀之利可以切须断膝已成普通童谚,铸造者亦日益增多,已非远东各国及南亚洲诸民族所可冀及矣。
1)按,英国研究东方古兵器专家塔顿爵士(LOrd Egerton of Tatton)曾谓曰本刀系源出缅甸。今观此三古刀之形式颇近于缅甸及马来之古兵器,而日人亦公认刀与剑非纯日本物,或竟来自缅甸乎?
2)天国系文武天皇(697~7O6年在位)时大和之铸剑名工。
3)元历为安德天皇(1180~1184年在位)之年号仅一年(1184)。建武系后醍醐天皇(1318~1338在位)年号,共4年(1334~1337)。
2.日本刀之种类
日本刀剑之种类,似可分为下列各种:
(l)玉缠横刀 此刀为伊势大神宫之神宝,柄与环均以五色玉镶缠。又副铃八玉二个、鲋鱼皮鞘。
(2)节刀 据日本《本朝军器考》,凡大将出征时均授以节刀。节如牦牛之尾,使者所执也。日皇宫有二宝剑,曰:日月护身剑及三公斗战剑。往古王政盛时,征夷大将军及遣唐大使等出发时仪仗甚严,天皇亲临佩剑而授与节刀焉。
(3)仪刀 仪刀为仪仗、仪式所用之兵器。古太刀及长刀有为仪仗之用者。武士入参禁卫时、军中出兵列兵仗时。其威仪之具为仪刀。后世有用木刀者,如天皇即位,庭上所立者。
(4)[食芳]太刀 此亦为仪仗之用,如一种装饰剑。节会、大赏会之际用之。古物[食芳]剑有木制者,系天皇敕赐诸大臣上殿佩带之物。
(5)莳绘大刀 此为昔关东卫府太刀之称,极为华美。三位以上之人佩者可用金饰,四位以下用银饰,白鲛为柄。于节会、大赏会、贺使节、任大臣、立后、御幸时佩之上殿。其名目有螺钿太刀、木地螺钿太刀、平尘太刀、薄尘太刀、黑漆太刀、沃悬地太刀、海部太刀、鹦鹉太刀、苇手绘太刀、琉璃柄太刀、水精柄太刀、[木通]螺钿太刀等等名目。此等真刀与江府所造刀同,用生铁造刃,鞘上筚篥形位极细致。
(6)野太刀 野太刀之名称出于近代,古代无之。凡武太刀、白太刀、黑太刀、丝卷太刀均属于野大刀一类。与装束时佩带之[食芳]太刀、莳绘太刀、卫府太刀有别。然有螺钿莳绘等野太刀,与纽小刀、匕首、打刀、腰刀等同称。
(7)打刀 打刀一名锷刀,刀长锷利,须视持刀人之臂力以定其长短。此为战阵带铠时所用之刀。
(8)大太刀 大太刀为镰仓幕府时代前后所出之刀。田山重忠所用备前作之太刀,平四寸,长三尺九寸(其后元弘、建武之间有长至五尺六尺者),皆泽山所出之战场用刀也。当时武士兼佩小太刀,大小二刀不离。大太刀且有长至七尺者,然不多见,因太长则腰佩、出战不便也。
(9)鞘卷 此谓拔刀时其刃卷鞘而出之义。此刀武家所用,军阵之中与野太刀并重。鲛鱼皮饰而锦布装,并以赤铜、鱼子、玉缘、毛雕为饰,并副以大切羽、小切羽、胴金模样等柄头,鞘有莳绘唐草类。
(10)胁差 胁差系插腰之刀,为近代所出之物。古代有守刀、短刀、怀刀、隐剑等插腰之器,系密置怀中之物。其长大抵仅八九寸,可以破铠。近代胁差较大,分为大、中、小三种,尺寸均较古代为长,于是亦不能密藏怀中而显然插于腰外矣。
(11)兵库锁太刀 此类刀系以金或银饰其柄与鞘之全部。兵库锁者谓古时禁卫中兵库寮之义,刀成而纳藏兵库也。故其手工装饰均极细腻,与兵库寮其他兵器如甲胄剑等同重,兵库锁名垂至今,后世以为细工之称。
(12)丸鞘太刀 此谓鞘如船形并常包金也。
(13)细太刀 细太刀非实用之刀,系仪式用而饰金之太刀,重臣佩之。
(14)佩太刀 佩太刀为常佩之刀,与出战之野太刀不同,须视佩者之身体大小长短及腕与手之长短以为制刀之尺寸,俾便于常佩而美观。其长度大概至长三尺、至短二尺,普通在二尺数寸之间。
(15)银剑 银剑与银作太刀大概均为上古礼式进物。德川时代有大和国多武峰总献上银剑之事。
(16)黑作太刀 其鞘与锷均涂黑色,与黑太刀同。
(17)长伏轮太刀 谓其长及筋金也。
(18)锦包太刀 以锦布为鞘袋,并以锦坚缝包卷刀柄。
(19)守刀 守刀极小,密藏怀中,长仅六寸五分左右。以锦布包其栖鞘,件便入
怀。
(20)ツカヒ太刀 此为太刀进物,应仁以来战乱丧失,今只有目录及刀铭可考。
(21)小太刀 小太刀仅长一尺余。
(22)革卷太刀 鞘用革包坚缝之,皮上饰金物作施卷形,鲛柄涂黑。
(23)中平太刀 此为战场使用之太刀,较长于佩太刀而较短于大太刀,故谓之
中平。
(24)葬礼刀 短刀无锷,白绢为袋。德川时代武家用胁差,以白纸包其柄。
(25)大小 此为织田信长、丰臣秀吉时代始用之物,其长短在刀与胁差两者之间,类于古代腰刀。
(26)木刀 木刀或称木太刀,系看而不用、佩而不拔之刀。木雕涂漆,外表类于真刀。或有以竹为刃者,大概儿童所佩或无力置备真刀之人佩之(然日本昔时医士亦佩之)。
3.徽铭及流派
日本刀上有铭,且家徽颇多,从前日本大族贵胄或武士必以金银或铜作成各家徽之花样形(现在日人和服上尚多绣其家徽者),嵌入刀上以为志别。纽约博物馆曾在其《东方兵器目》中详图此项刀上家微以分别其来源,有百余徽形,兹不赘述。日本古人习佩二刀,一长一短,尚武之风偏于三岛全国,清季犹然。故其制刀名手亦各处均有,家徽所以志别佩刀者,与刀之良否无关。刀之辨别须求之于铭。日本古刀均有铭,至少刻有制刃者之姓名。仰木弘邦氏在其著作中,分地列举制刀者姓氏及刀铭,计列200余铭,考据详尽。仰木弘邦氏谓尽而大全,想可置信。此为原刀之铭,即制者之铭。日本古刀均由制刀者先配白木柄、白木鞘以保存待售,迨至购刀者购入后大都另配美丽柄鞘,并在刃上或近柄处及夹刃之金银或钢片上铭刻其家族之徽印。此种家徽大都作小圆体形,分为瓣块,各家不同,各族不同,前已述及(见图24)。清水橘村氏所著
《刀剑全书》之第五章论刀之锻冶,复分为二十六家派,其详如下:
天国 安纲 吉备前 三条锻冶 三池锻冶
青江锻冶 千手院 月山锻冶 福冈锻冶 丰前锻冶
番锻冶 复の番锻冶 长船一流 来一流 岛田一流
菊池锻冶 粟田口 镰仓锻冶 博多锻冶 吉同一文字
当摩锻冶 手搔锻冶 鹈饲锻冶 三原锻冶 法成寺锻冶 千子锻冶
其第五章论诸国锻冶之特色及其传系,分为畿内及东南西北7道共65国,其详如下:
畿内5国: 大和 山城 河内 和泉 摄津
东海道15国: 伊贺 伊势 三河 远江 骏河 相模 武藏 外八国
东山道8国:近江 美浓 信浓 上野 下野 陆奥 出羽 外一国
北陆道7国:若狭 越前 加贺 越中 越后 外二国
山阳道8国:播摩 美作 备前 备中 备后 周防 长门外一国
山阴道8国:丹波 丹后 但马 因幡 伯耆 出云 石见 外一国
南海道5国:纪伊 阿波 赞歧 伊豫 土佐
西海道9国: 筑前 筑后 丰前 丰后 肥前 肥后 日向 萨摩 外一国
清水氏之所列者,不出仰木氏旧书之范围而予以补充之。自上世纪以来,日皇禁止私人佩刀,制刀之风渐衰,且新式军械中刀已退居末位,仅为指挥之需,其制造亦日趋简易矣。日人忧之,是以日本下议院有复兴日本刀之议案,而日本侵华时吾国之大刀队特建殊勋,日军亦改用古式刀起谋抵制,日本各级军官业已一律改佩旧式日本刀,完全废弃欧美式指挥刀矣。
日本刀剑之制造
1.冶铁
制造日本刀剑之原料,主要来自日人自炼之钢铁。晚近亦有掺用舶来之“南蛮铁”(なんぼんてつ)制刀者,所谓南蛮,乃日人对于16世纪中期来岛之葡萄牙、西班牙人之称呼,因其自南海而来,遂沿用吾国对蛮夷之习惯称谓而呼之。或谓南蛮铁可能即印度之乌兹钢或马来铁,但16世纪以前之日本刀制造决非依赖南蛮铁而形成,当可断言。日本传统之炼铁方法,称为“蹈鞴吹”(たたらき, 鞴,ふいご送风装置)。系其中国(在日本本州岛之西隅,非谓吾国)地方以当地所产之纯净磁铁矿为原料,籍蹈鞴炉所进行之炼铁方法。在昔日本全国所需之铁几乎皆以此种方法生产,迨至熔铁炉炼铁产生后方被取代,最终至大正(1912~1925)末年方全部绝迹。最古之蹈鞴法较为简单,原始炉灶仅为单体,炼制一炉钢铁须经7日7夜之久。蹈鞴炼铁之最大特点,在于同一炉中可一次同时炼出钢、生铁、熟铁等不同品种。
蹈鞴炼铁之方法为:先筑一小屋,内挖一深1丈、长1丈2尺、宽5尺之穴。先以木炭与薪柴在其中烘烤若干日,裨使内壁干燥,乃在穴中填充木炭。然后在其上以粘土制造一高4~7尺、长10尺、宽3尺之长方形炉灶,两侧壁上各开18~20个通风口,插入竹管与鼓风器相接。炉之两侧各设一台名为“天秤鞴”之活页式鼓风器,冶炼时,每台由工人交互用足踏之向炉中送风,“蹈鞴”之名即由此而得。炉灶造毕后,复在炉内焚薪烘干炉膛。然后在炉灶内充入300~400贯木炭(1贯=3.75公斤),点火鼓风。当炭火燃炽时,交互投入铁砂与木炭。铁砂在氧化作用下还原为铁,此种铁日人称为[金母](けら),系生铁、熟铁与钢之混合物。嗣后,在高温下吸收大量碳素而呈熔化状态之白口铁沉降至炉底,持续作业3昼夜后,[金母]充满炉中,原料亦消耗殆尽,无法继续操作,遂停火将炉拆毁,取出[金母],将已成之生铁、熟铁、钢分别拣选出来,其无法拣选之[金母]则作为熟铁使用。如此一次冶炼,可以3400贯铁矿砂、3600贯木炭炼制出钢300贯、生铁400贯及熟铁(包括无法拣选之[金母])250贯,即总量近4吨之钢铁。其生铁与钢占总产量多少,可通过炉之构造调节之,以产钢为主之炉灶,须将通风口加大数分、数量亦加多,并使之向内倾斜。其所产之钢,依其软硬、大小而分为顷钢、玉钢、造り子钢等名目;而因[金母]之冷却方式不同(自然冷却或水冷)则产生火钢、千草钢、出羽钢、水钢等品种。此类钢料送至刀工手中,尚不能直接制刃,还须入炉进行脱碳或渗碳处理,并熔铸为条形。
(Amenhotp小言:今天日本只有一个地方——岛根县境内的日本美术刀剑保存协会还继续着这种古老的制铁方法“蹈鞴吹”,给现在的制刀者提供制刀的原料。)
2.制刃
制刃之第一步,系将此类条形钢料加热至赤灼而进行锤锻,并通过加热反复折迭打延,少则七、八次,多则二、三十次,每一次均要锤打数十百锤。锻炼之目的,在于析出原料中之夹杂物,并藉此使之成为质地匀称之钢,日本刀上之花纹亦由此锻炼而造成。折迭打延之方法有多种,较为普通者有[木正]目锻、十字锻,此外尚有短册锻、折子木锻、木叶锻等法。刀冶工之经心之处,在于折迭打延时不使铁锈、粉尘及空气等杂入折迭层中,否则,折迭层之间将无法融合。锻冶之主要出力者为冶工之徒弟,冶工本人观察火候并亲自执钳,另一手以小锤指点应锤打之处;徒弟(或1人或多人)以大锤随师傅小锤之指点奋力锤打,多者乃有一日而挥锤2000次。然并非锤锻次数越多越佳,因钢之含碳量在生熟铁之间,锤锻过头则反成熟铁也。古时无现代之测试设备,故是否成钢全凭经验与感觉。此乃有经验刀冶工之直感,无法以文字简单说明,在昔均通过实际操作以口头传授辅导,行外之人无法窥其堂奥。刃料经此锻炼后,重量致少减轻三分之一,除氧化、杂料析出等因素外,质地因锻炼而致密亦为原因之一矣(吾国宋代有冷锻制甲法,在不经加热条件下,纯凭锤打,乃可将铁料锻薄至原厚度之三分之一。见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九“器用”)。
经锻冶之钢铁已可制刃,但日人对此并不热衷,称此类刀为“丸锻”、“割刃铁”或“数打物”(即一天可以制作数把之刀)。以此类刀易折而不便武用故也。若欲求精良之刀剑,尚须将钢料与熟铁经适当组合作为刀体。因钢虽坚硬,但脆而易折,须以柔软之熟铁辅护;熟铁柔软易弯,亦须有坚硬之钢为其骨干。单一之熟铁或钢均不宜为刀体,经组合之后则既不易折、又不易弯,方为理想之刀体。据欧洲人士之研考,此种工艺约形成于10世纪末,与焊接花纹钢之制作方法稍有不同,此种刃可称之为复合刃或套夹刃。日本刀剑刃之常用组合方法有三合(日人称“三枚合せ”,即将钢夹于上下两层铁之间)与卷合(日人称“まくり”或“半卷”,即以铁为心材外包以钢)。较为细致者则有“本三枚合せ”(以铁为刃背、钢为刃口而夹于两层铁之间)、“四方诘”(以一条铁料为干,左、右分别以铁条、钢条为刃背、刃口,上下再加层铁)、“五枚合せ”(基本结构与卷合同,惟在心材与钢之间再加一层中间层)等。此外,亦有在刃之易折部位(如柄部)特别加用铁料者。刃料之组合亦须在赤热状态下进行,将不同性质之材料经不同之打延融合为一体,且须保证全刃质地均衡,亦可谓巧艺。至此,刀剑初步成形,稍经修整挫磨即可进行淬火。
3.淬火
刀剑之淬火,须预为加热。因刃体系由不同性质之钢铁组合而成,因此,若简单地将刀剑投入火中加温,原料中之碳素将会逸出或在不同质料间互渗,影响原料之特质。为防止这一现象,在加温前必须用被称为烧刃土之土料涂敷刀剑本体。尤其是起柔软作用之刀身,必须用厚土层隔热,以免其硬化。加热时,若敷土层剥落,将会在刀剑上留下致命缺点,严重者将使淬火失败,因此,敷土前必须用灰水认真洗涤刀面以除去油污,调制敷土时亦须注意使之干燥后不致开裂。涂敷刀剑之土料亦自有讲究,不仅不同地方之土质不同,而且,还必须酌情掺合不同比例之木炭粉、砥石粉,乃至陶器末、铁屑、木屑等,不同流派各有秘传。如武藏之水心子正秀即以京都稻荷山之土三合、荒砥之粉一合加炭粉五勺混合,加水调和后用于涂敷。由于刀体上之敷土层有厚薄,故加温后,刀刃与刀身之结合部就出现种种刃纹。日本刀剑上之花纹,一得之于锻冶,一即得之于淬火时之涂敷。刃纹中最为普通而尽人皆知者为大湾刃及大丁子刃,细而言之,其变化多方,颇难悉其奥蕴。不同流派之刀剑工,因各有秘传之敷土方法,故其刀剑上所现之刃纹亦各自不同,不得真传即无法做出该流派之刃纹。
(图不易贴,无图,则刀纹之辨认无异于望空画饼,从略。)
刀刃经涂敷后之热处理,对制刃来说几乎是决定命运之最后一道操作,锻冶工之技艺高下亦藉此可得而见之。为充分观察加热中之刀色,操作多半在夜深人静时进行。加温程度及火焰之颜色,各流派之把握不尽一致。如备前流烧至10%或15%之赤热,焰色呈小豆色或苏枋色;相州流则烧至15%至24%之赤热,焰色呈黄色。对焰色之辨认与把握,,一如前述锤锻是否成钢之把握,全凭经验与口传,一旦把握不准,将使刀剑淬成后质量不良,故锻冶工在这一步操作中最须集中精力、排除邪念。万籁俱静之夜色与凝视炎炎炉火之匠师,使刀剑之制作带有了若干神秘之成分。当刃体烧至所需之赤热程度时,便从炉火中抽出刀剑,迅速除去刃口附近之敷土层燃后投入水中淬火。入水之瞬间锻冶工须尽力大喝而使刃体全部没入水中,斯时有爆然之响声,水气蒸腾,锻冶工将刀剑在水中上下左右数次振动,以加速其冷却。经此淬火后,刃体之硬化始告完成。进行淬火之水温与刃体之硬化有直接关联,故亦有种种讲究与古昔之秘传。一般须使水温保持如六、七月之水温,即十余度左右,如此,夏季以手试之觉稍凉而冬季则稍温。为达到特殊效果之淬火则不在此例,乃有以泥水或油进行淬火者,或有提高水温者。但提高水温不能直接烧水加热,相州流之刀剑工尝谓:烧水加热则使水死,须以烧红之钢片投入水中来调节温度。
淬火之后还须回火,即将刀在火上烧至水滴上去如圆珠一般转动之程度,然后让其慢慢冷却。这一操作,于刀剑之硬度几无影响,但韧性却由此而提高。
淬火使刀剑成为优良,然淬火亦易于造成刀剑之缺点。何故?因淬火之成功系于刃体均匀烧至一定之温度,然在古昔炉火中,欲将三尺刃体烧至均衡一色,事实上非常困难。尤其是刀剑之尖端(即日人所谓之“帽”或“[金芒]子”),十分容易加热过度,故昔时品评锻冶工之水平,常以刀尖之高下而予以鉴定。然大多数缺点却又均有修补之法,若利与稻田之《刀剑与鲛》尝自《本朝锻冶考》采录一指示刃部缺点之图,为之解释说明,今译述如下:
a.取り口(とりくち)。有时在一面,有时两面皆有。此种疵点一般无法消除。
b.月の轮(つきのわ)。一般出现于挺子之两端,形状如新月或残月,其名称即由此而来。此类疵点之程度浅者尚可消除,但其十有八九较深(深者乃至穿透刃体)而无法修补。旧时亦据此类疵点之形状大小占卜吉凶。
c.鸟口(カらすぐち)。通常出现于芒子附近,一般无法消除。
d.栋しなぇ(むねしなぇ)。栋上之横向裂缝,可通过填补消除。
e.栋割れ(むねわれ)。榜上之纵向裂缝,可通过填补消除。
f.纵割れ(たてわれ)。刀体上之纵向裂痕。
g.蜈蚣しなぇ(むカだしなぇ)。指长且深之栋割れ。
h.膨れ(ふくれ)。铁渣气泡。
i.地割れ(じわれ)。刀腰部之小裂缝。
j.うめがね。填料。
k、l.锻割れ(きたぇわれ)。芒子附近之裂缝,但有时也可能出现于刃部之任何地方,其中有一部分可以消除。
m.刃しなぇ(はしなぇ)。刃部之横向裂缝,可出现在刀之任何一处,若在刃体上则称为じなぇ。程度浅者可以磨去。此类疵点在旧刃上无碍,但对新刃却有影响。
n.突じなぇ(きじなぇ)。出现于刃部或刃体。浅者可消除。
o.なぎれ。近刃口之横向疵纹。
p. ながらみ。近刃口之纵向疵纹。
q.飞肝斑(とでじみ)。刃部之散斑。有时人们对此类疵点并不介意。
r,烧崩れ(ヤきくずれ)。在刀纹上出现之疵点,两面皆有。若锻工技艺高超,此类疵点便无碍。
s.肝斑(しみ)。即刃部之斑点。因部位与色泽,可分为端肝斑、白肝斑、油肝斑、花肝斑等,上述飞肝斑亦属此类。除白肝斑可磨去外,其他一般无法消除。
t.铗だし(はさみだし)
u.炭隐リ(すみこモリ)。木炭杂质。此类疵点外观似粗糙之金属物,实为带黑斑之凹陷。浅者可磨去。但一般不可能去除。
4. 磨砺及其他
刀剑经淬火后,由锻冶工以砺石开出刃锋。锋刃之厚薄与使用之需要有关,锋口薄利于砍切软物,但遇铁甲之类硬物则易于缺口;锋口厚可劈硬物,但难入毛皮之类软物。须根据不同需要而开出合适之锋刃。锋刃开出后,锻冶工之任务已成,乃由专门之研磨师磨砺。名刀必须有良工为之磨确。研磨师用布裹握刃之两端,在置于浅水盆中之项石上进行横向与纵向之磨砺,以求在地金、镐、芒子与栋各处磨出规则与几何形之表面。其顺序乃由粗至细,依次使用所谓荒砥、伊豫砥、伊豫名仓、中名仓、高丽名仓、合せ砥、地艳、刃艳、对马砥之类砺石研磨。磨砺完成后,或有将刀刃装以试验柄进行试刃者,而其柄鞘之装饰则由专门之鞘师完成。
日本刀上各部份名称甚为繁琐,实因各家自有其不同之制法故也。以日人称为“帽”或“芒子”之刃首部分言之,其常见者即有若30形之多。日本刀之柄,骤视之颇觉简单而纯一,实则亦各自不同。图130所示之11形,制造各异,各有其长,不能一概而论也。但此之所谓柄,并非另配之刀柄,乃与刃同铸,即刃上原有之铁茎,日文亦称为茎(くき)。其可分为三部分:一为中心(なかご),二为[金虑]目或[金户]目(ヤすリめ),三为目钉(めくぎあめ)。刀剑上之血槽凹形,亦有不同之形。
此外,尚有刀剑之体形。此事有两方面之涵义,其一为物理学上之意义,即刀之弯曲度;其二为占卜上之意义,即刃上各段之吉凶。刀体之长度与弯曲度乃影响砍劈作用之重要因素,而柄之长度与刃之长度亦有重要之作用。日本刀之柄部与刃体比例一般为1:4;刃体有一曲度,其弯曲常控制于物内(モのうち)部位,此处约在锋尖下5寸,砍劈时以此处与物相接,可使力量得最大之发挥矣。此点虽符合物理学之要求,然古昔之锻冶工乃自经验而得之。刀剑吉凶之说,吾国自古亦有之,《汉书·艺文志》之“术数略”载有《相宝剑刀》二十卷,惜今已亡佚,然其法必秘传于古代工匠之口耳矣。日人相刀剑之吉凶,亦其冶铸术传承自吾国之一证矣。复次,观其刀剑吉凶所列之名目,如财、病、离、义、官、劫、害、吉、财、病等,与吾国堪舆术中所用之鲁班尺极为相似。据《事林广记》,吾国宋元时代之鲁班尺以官尺一尺二寸为尺,均分为八寸,凡列财、病、离、义、官、劫、害、吉八名。术数中之《阳宅十书》复谓,鲁班尺“非止量门可用,一切床房器物但当用此,一寸一分,灼有关系者”。于此可见,相刀剑吉凶之分寸与鲁班尺有一定之联系。《事林广记》一书曾传入日本,日人有和刻本,其间于传承或不无关联。刃体厚薄及各部分之形体、比例既有如此之关碍,故昔人尝制有太极圆量图以辅把握,若利氏复据其比例关系制有斜线比量图。此两图均具数学性质而切合实用,今自若利氏书中移录于此,并译述其说明于下以资参考:
在一些著作中,刀剑量度的方法不尽一致,有的以长度上的1寸折合成厚度上的1厘4毛,有的则以宽度上的4毛折合成长度上的1寸。这些量度上的折算是为了便于锻工在制刀时对刀剑之重量、长度与宽度进行变换,按照这种比例而获得[金芒]子与[金祖]本之各种宽度、厚度与长度。为了便于读者直观了解,我将这些数据制成斜直线图表。其横座标表示长度,单位为尺(SHAKU);纵座标之外侧表示厚度(即国中之“重”),单位为分(BU);纵座标之内侧表示宽度(即图中之“巾”),单位为厘(RIN)。以不同线段分别表示刀与剑之宽度、厚度与长度之关系。左上角一组横断面形之刀剑以左侧4条斜线表示之,右下角一组横断面形之刀以右侧1条斜线表示之。当人们在斟酌刃形时,顾及长、宽、厚种种要素的设计是一道要求很高的数学难题,而锻冶工与研磨师则用简单的量度工具来加以处理,这种惊人的技巧使得现代的测量计算手段在这个问题上相形见拙。
剑的尺寸比例与带大芒之刀相似,以宽度上的6毛或3毛折合长度上的1寸。剃刀(なざなた)则没有固定的标准,其刃分三部分,在[木通]端三分之一处之宽度为l~2分, [金祖]本则在 2分5厘以上。一种较古之“菖蒲造”刀长91~122厘米,中心(ながご)很长。
著者按,此处所用系日本长度单位,1尺=10寸、1寸=10分、1分=10厘、1厘=10毛。
附:日本刀剑之装饰
日本刀剑柄鞘之装饰,虽不如伊斯兰诸族及马来人刀剑柄鞘之华美珍奇,但亦颇有可观,其制造工艺颇精巧细致。其最普通而亦最精美者,当推日本古代之鲛鱼皮柄及鞘,以及柄鞘上之各种装饰。制理鲛鱼皮之术,以日人为最精,其佳品光亮如珍珠之行列、细碎如樱梅之盛开,极为美观(见图版五十一)。柄鞘上之雕搂镶嵌亦别具风格。是以欧美人之收藏日本刀者常按其部分分藏之,有专门收藏刀刃者(按,日本刀刃制成时配有白木柄鞘,以为保存之准备,并非徒然一刃),有专搜刀柄之配件者,有专收护手者,亦有专藏鞘上之小刀者,且有专求柄上小配件、点缀品者。著者在欧美各国时,曾见有博物馆及私家收藏刀护手至千余件之多者,其事并非奇异。盖因日本刀之护手或方或圆、或椭圆或六角,形式既不相同而纹饰复相歧异。有镂空者,有实心刻字画者,有镶嵌金银丝或珊瑚、明蛤、钢片等物者,有精工雕刻各种图画或题诗句者,有作鸟兽或花草形者,种种花样百无一同。柄上之配件及点缀品乃至鞘上小刀之柄亦皆如此,是以收藏家常获至千百件犹以为未足也。柄上之布缠独立点缀品,金银质者稀少,铜质或象牙质、鹿角质者居多,其形有人像兽形、山水花木、笔墨用具及其他器物形,裹缠于柄上之窄布带或丝带之下。为时既久,带不易解,欧美收藏者辄割裂缠带而取出之以为收藏品。故著者在欧洲时,常见有古玩商出售之日本刀其柄上小带有裂纹,点缀品已不见,盖已被商人割带取出另售他人矣。
引自周纬先生《亚洲古兵器图说》
[ Last edited by 辰伶 on 2006-3-14 at 07:16 P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