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俜伊人 在 2007-2-1 15:18 发表:
会能是谁~~``?
来份儿简介~~```
六祖慧能大师
(西天卅三祖,东土六祖)AD638-713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六祖慧能大师者,俗姓卢氏,其先范阳人。父行【王舀】,武德中左官于南海之新州,遂占籍焉。母李氏,感异梦,觉而异香满室,因有娠,六年乃生,毫光腾空。黎明有僧来语祖之父曰:「此子可名『慧能』。」父曰:「何谓也?」僧曰:「『慧』者,以法慧济众生;『能』者,能作佛事。」语毕,不知所之。祖不饮母乳,遇夜,神人灌以甘露。三岁丧父,其母守志。鞠养及长,家尤贫篓,师樵采以给。一日负薪至市中,闻客读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有所感悟,而问客曰:「此何法也?得于何人?」客曰:「此名金刚经,得于黄梅忍大师。」祖遽告其母以为法寻师之意。直抵韶州,遇高行士刘志略,结为交友。尼无尽藏者,即志略之姑也。常读涅盘经,师暂听之,即为解说其义,于是居人竞来瞻礼。
近有宝林古寺旧地,众议营缉,俾祖居之。四众雾集,俄成宝坊。祖一日忽自念曰:「我求大法,岂可中道而止。」明日遂行,至乐昌县西山石室间遇智远禅师。祖遂请益。远曰:「观子神姿爽拔,殆非常人。吾闻西域菩提达磨传心印于黄梅,汝当往彼参决。」祖辞去,直造黄梅之东山,即唐咸亨二年也。忍大师一见,默而识之。后传衣法,令隐于怀集四会之间。至仪凤元年丙子正月八日,届南海,遇印宗法师于法性寺讲涅盘经,闻二僧对论,幡动风动,进言:「仁者心动」,印宗乃知是黄梅传人,执弟子之礼,请授禅要。因请出所传信衣,悉令瞻礼。
至正月十五日,会诸名德,为之剃发。二月八日,就法性寺智光律师授满分戒。其戒坛,即宋朝求那跋陀三藏之所置也。三藏记云:「后当有肉身菩萨在此坛受戒。」又梁末真谛三藏于坛之侧手植二菩提树,谓众曰:「却后一百二十年,有大开士于此树下演无上乘,度无量众。」祖具戒已,于此树下开东山法门,宛如宿契。
明年二月八日,忽谓众曰:「吾不愿此居,欲归旧隐。」即印宗与缁白千余人,送祖归宝林寺。韶州刺史韦据,请于大梵寺转妙法轮,并受无相心地戒。门人纪录,目为坛经,盛行于世。后返曹溪,雨大法雨,学者不下千数。中宗神龙元年降韶云:「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万机之暇,每究一乘。二师并推让曰:南方有能禅师,密受忍大师衣法,可就彼问。」今遣内侍薛简驰诏迎请,愿师慈念,速赴上京。」祖上表辞疾,愿终林麓。简因请法,豁然大悟。礼辞归阙,表奏祖语。有诏谢师,并赐磨衲袈裟、绢五百匹、宝钵一口。
十二月十九日,敕改古宝林为中兴寺。三年十一月十八日,又敕韶州刺史重加崇饰,赐额为法泉寺。祖新州旧居为国恩寺。
祖说法利生,经四十载,其年七月六日,命弟子往新州国忠寺,建报恩塔,仍令倍工。先天二年七月一日,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速理舟楫。」时大众哀慕,乞师且住。祖曰:「诸佛出现,犹示涅盘。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却回。」祖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又问:「师之法眼,何人传受?」祖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又问:「后莫有难否?」祖曰:「吾灭后五六年,当有一人来取吾首。听吾记曰:头上养亲,口里须餐,遇满之难,杨柳为官。」」又曰:「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在家,一出家。同时兴化,建立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言讫,往新州国恩寺,沐浴跏趺而化,异香袭人,白虹属地。即其年八月三日也。时韶新两郡,各修灵塔,道俗莫决所之。两郡刺史,共焚香祝曰:「香烟引处,即师之欲归焉。」时炉香腾涌,直贯曹溪。以十一月十三日入塔,寿七十六。
时韶州刺史韦据撰碑,门人忆念取首之记,遂先以铁叶漆布固护师颈。塔中有达磨所传信衣。﹝西域屈眴布也,缉木绵华心织成。后人以碧绢为里。﹞中宗赐磨衲宝钵,以辩塑真道具等,主塔侍者尸之。开元十年壬戌八月三日,夜半,忽闻塔中如拽铁索声,僧众惊起,见一孝子从塔中走出,寻见师颈有伤,具以贼事闻于州县。县令杨侃、刺史柳无忝得牒,切加擒捉。五月于石角村捕得贼人,送韶州鞠问。云:「姓张名净满,汝州梁县人,于洪州开元寺受新罗僧金大悲钱二十千,令取六祖大师首,归海东供养。」柳守闻状,未即加刑,乃躬至曹溪,问祖上足令韬曰:「如何处断?」韬曰:「若以国法论,理须诛夷;但以佛教慈悲,冤亲平等,况彼欲求供养,罪可恕矣。」柳守嘉叹曰:「始知佛门广大。」遂赦之。
上元元年肃宗遣使就请师衣钵,归内供养,至永泰元年(公元七六五年)五月五日,代宗梦六祖大师请衣钵。七日,敕刺史杨瑊曰:「朕梦感禅师请传法袈裟却归曹溪。今遣镇国大将军刘崇景顶戴而送,朕谓之国宝。卿可于本寺如法安置。专令僧众,亲承宗旨者,严加守护,勿令遣坠。」后或为人偷窃,皆不远而获,如是者数四。宪宗谥大鉴禅师,塔曰元和灵照。皇朝开宝初,王师平南海刘氏,残兵作梗,祖之塔庙,鞠为煨烬,而真身为守塔僧保护,一无所损。寻有制兴修,功未竟,会太宗皇帝即位,留心禅宗,颇增壮丽焉。
六祖之嗣法弟子有四十余人,以南岳怀让、青原行思、南阳慧忠、永嘉玄觉、荷泽神会为著名。南岳怀让从六祖蒙受心印,住般若寺,接化达三十年,嗣法弟子有九人,以马祖道一居首座。马祖于江西龚公山举扬禅法,机锋峻烈,开喝棒竖拂之禅风,世称「洪州宗」。马祖门下百余人,以百丈怀海、南泉普愿、西堂智藏、大梅法常、章敬怀晕、大珠慧海为着。
人有南北,
佛性岂然?
咸亨中师自新州参谒五祖。祖问曰:「汝自何来?」
师曰:「岭南。」
祖曰:「欲须何事?」
师曰:「唯求作佛。」
祖曰:「岭南人无佛性,若为得佛?」
师曰:「人即有南北,佛性岂然?」
祖知是异人,乃诃曰:「着槽厂去。」
轮刀上阵
经八月,祖知付授时至,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能,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 」
菩提本无树
时会下七百余僧。上座神秀者,学通内外,众所宗仰,乃于廊壁书一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祖见此偈,知是神秀所述,乃赞叹曰:「后代依此修行,亦得胜果。」师在碓坊,忽聆诵偈,知未了,因请别驾张日用于秀偈之侧,另书一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祖后见此偈曰:「此是谁作,亦未见性。」
米熟矣
次日,祖潜至碓坊,见师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师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师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师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祖谓师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遂传顿教及衣钵。云:「诸佛出世为一大事,故随机大小而引导之,遂有十地、三乘、顿渐等旨,以为教门。然以无上微妙、秘密圆明、真实正法眼藏付于上首大迦叶尊者,展转传授二十八世。至达磨届于此土,得可大师承袭以至于今,以法宝及所传袈裟用付于汝。善自保护,无令断绝。」
风动幡动
师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避。」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盘经。因二僧论风幡义,一曰风动,一曰幡动,议论不已。师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印宗知是五祖传人,延至上席,征诘奥义,因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告四众曰:「印宗具足凡夫,今遇肉身菩萨。」请出所传信衣,悉令瞻礼。于是为慧能剃发,愿事为师。
坛经般若品节录
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了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来去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能。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能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着。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能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剎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 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
无相颂
说通及心通 如日处虚空 唯传见性法 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 迷悟有迟疾 只此见性门 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 合理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 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 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 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 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 一切尽不妨 常自见己过 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 各不相妨恼 离道别觅道 终生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 到头还自懊 欲得见真道 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道心 闇行不见道 若真修道人 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 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 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 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 自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 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 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 邪见名世间 邪正尽打却 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 亦名大法船 迷闻经累劫 悟则剎那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