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新猫注册
查看: 597|回复: 1

音乐点评:六七十年代西方音乐复兴 另眼透视华语欧美乐坛

[复制链接]
灏梵 发表于 2005-2-5 13: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华语歌星

庾澄庆



孙燕姿

到欧美当下盛行的“白色条纹”、“寻麻疹”等著名歌手和乐队把今天整个世界乐坛吵得沸沸扬扬,流行音乐因为他们而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如果我们冷静地站在另一个角度去观察,就会发现这些看似毫无关系、国籍各异的音乐人有很大一部分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进行着一次六七十年代西方音乐的复兴。

  学习中的华语乐坛
  华语乐坛对欧美流行音乐的借鉴现在是显而易见的,这个现象当然不仅仅只在华语乐坛中存在,几乎全世界任何一个有唱片业的国家都在模仿欧美的流行音乐。这主要原因当然是因为他们作为现代流行音乐的开创者,一直以来都有新的音乐产生,并且他们有着完善的唱片业机制为其提供着持续发展的可能。所以华语乐坛为了能让本土歌手与世界乐坛接轨自然会从中学习一些。
  从音乐编配及配器的角度来看,不难发现眼下红极一时的华语歌星中不乏前卫分子,他们或多或少的会演唱一些与六七十年代的西方流行音乐极其类似的歌曲。
  台湾地区创作型歌手庾澄庆,在他创作的歌曲中就不难发现这样的影子。其中被传唱最广、流行速度最快的就是那首当年风靡全国大江南北的偶像剧《流星花园》中的片头曲《情非得已》,这首歌由庾澄庆本人创作并演唱。可以说偶像剧《流星花园》和片头曲《情非得已》是一个成功的商业范例,偶像剧和唱片业互相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样捆绑销售的音像制品直接导致了年轻人对偶像及歌手的进一步追逐,在2002年的时候庾澄庆借着这股潮流顺水推舟地出了《海啸》这张专辑,该唱片一经推出市场销量就达到了26万张,而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收录了《情非得已》这首歌,同样也是因为这个庾澄庆走出了他歌唱事业的低谷。熟习《情非得已》这首歌的朋友一定都会记得它那清新透彻的吉他配乐,以及庾澄庆略带布鲁斯和乡村摇滚韵味的唱腔。
  我们回顾六七十年代的西方流行音乐就会发现类似这样的音乐遍地都是,例如1965年诞生的美国乐队“爸爸妈妈”就有一首旋律和配器较为清新明快的歌曲《加州之梦》,这首歌在当年一度成为各大排行榜的热门歌曲,直至现在还广为传唱。香港导演王家卫更是把这首歌放进了他的电影《重庆森林》中作配乐,使得

王菲

在剧中扮演的人物更加生动,同时也让更多的年轻观众重又领略到了六七十年代西方流行乐的风采。还有像西方乐坛的代表乐队“披头士”的那首《昨天》也和《加州之梦》同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成了欧美流行音乐的经典名曲。而庾澄庆的那首《情非得已》从配器到演唱与那个时代的经典名曲着实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不难看出他真的从那个年代的音乐里吸收了不少的营养,重又走红的他一定不会忘记这些的。
  而新加坡歌手孙燕姿在2002年推出的翻唱专辑《自选辑》中,那曲《嘿,裘蒂》就是一首直接翻唱六十年代世界著名乐队“披头士”的一首经典曲目。这首《嘿,裘蒂》可以说是世界流行音乐中的重量级歌曲,孙燕姿对它的翻唱多少都有一些向那个年代音乐感怀的意味。
  再比如

张韶涵

这样的偶像级当红歌手也或多或少的受到那个时代的影响,在服装的穿着上、MV的拍摄中都会找到那个年代的影子。就像张韶涵在她那首《我的最爱》MV中的装束,长统靴和齐膝百褶裙的搭配,还有手握的吉他的造型,都与那个年代的音乐风尚相吻合。在这里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即使是这样的流行歌手也还是潜移默化的受到了六七十年代音乐文化的传承。当然在音乐方面她走的却是另外的曲风。
  如果够细心的话,你会发现类似这样的华语歌手比比皆是。当然,华语乐坛在向西方音乐借鉴的同时无形中也创造着自己的音乐天地。
  西方的回归
  与华语乐坛相比欧美乐坛的复兴浪潮来得更凶猛一些,近年来在欧美摇滚音乐界中六七十年代复兴的现象就是最好的证明,它波及面之广是让人始料未及的,以致主流音乐和时尚界也向其看准。
  他们的主要代表是来自美国底特律的“白色条纹”(White Stripes)、美国纽约的“打击”The Strokes)、澳洲的 “葡萄树”The Vines)和瑞典的“寻麻疹”The Hives)四个不同国家及地区的新劲乐队。他们近年频繁的出现在葛莱美及MTV音乐大奖中的演出舞台上,这显然是得到了相当优势的英美主流媒体和观众票房的支持。
  他们的音乐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有着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保持了摇滚乐最简单的人员配置以及充满激情与力量的现场演出;乐器的配置以人声、吉他、贝斯和鼓为创作乐器;音乐明显的共同点就是减小了吉他的失真度,他们都摒弃了90年代中后期在摇滚乐中占主导地位的超强失真,而回到了摇滚乐最初时的音色;最后还有一个不可不说的,那就是他们的外貌特征,服装上以简单、朴素、贴身的上衣和略显紧身的低腰牛仔裤为主,而“寻麻疹”略有不同,他们总是身着统一地紧身的纯白色或春黑色西服出现在各种舞台上,发型上他们又是多以短发为主。
  这一切都与披头士、滚石、蒙斯乐队、冲撞等这些六七十年代最为走红的乐队出奇相似。这种对过去音乐的复兴也许深藏着一种对文化及思想复兴的愿望。当然复兴不一定就是老路重走,他们的方向是向前的,这从他们的音乐中就可以感受出来,尽管他们音乐与那个年代比较接近,但还是可以听到一种更为强烈的声音,它表现出来的是当下青年的躁动与不安。
  摇滚界以外与之相应的一些变化也在慢慢发生着。
  首先要说的就是它触使着主流音乐的发展。著名R&B组合boys 2man曾经因为翻唱了披头士乐队的一首《昨天》而令其巩固了他们在当今乐坛的成功地位并赢得了当今欧美时尚青年的心;杰克逊更是受到六七十年代的音乐熏陶而走上了星光大道。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总而言之那个时代的音乐现在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传唱,乃至一些歌手和乐队在创作时也不免回到了老式的方法。
  时尚界的震动
  时下来自美国西岸的著名牛仔品牌Frankie B,公司成立仅5年,就博得了像布兰妮、珍妮佛·罗培兹、卡麦隆·迪亚兹、梅格·瑞恩和刚以"女魔头"摘下金球奖最佳女主人公的查理泽-西伦等著名主流艺人的青睐。这牌子最负盛名之处,是就挑战危险边缘的3英寸低腰裤,裤子低到骨盘根本就露在外头,裤裆就危危地"挂"在骨盘下方。
  根据Frankie B的说法,低腰裤最早出现在60年代末,当时大多音乐人的仔裤尺寸约至肚脐下6到7厘米,80年代到90年代渐入低迷,近年再以流行个性定位再现时尚界,重新又开始走红。对六七十年代难以忘怀的Frankie B的设计师Danielle Clark而言,那个年代是一个需要再次回味的时代,她用她的方式把过去的时间拉了回来,并且在商业上得到了极大的成功。他们的成功其实最终也应属于六七十年代音乐文化浪潮的复兴。
  后记
  也许你觉得今天所说的六七十年代西方音乐复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广泛,但是这的的确确已经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了。我想任何一种文化浪潮的袭来必定会有它的益处,但随之而来的当然也有它的负面作用,如何面对它则是需要每一个感觉到它的人去做的。就音乐而言当然是发自内心创作出来的最好了,而当内心已经被什么东西改变了的时候我们就该重新认识一下自己了。希望我们可以在音乐的复兴中找到向前的道路,而不是一种倒退。
  

  

  
xiangstc 发表于 2005-2-5 20: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猫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漫猫]动漫论坛

GMT+8, 2024-6-8 18: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