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南大学传出好消息:该校临床药理研究所茶与健康研究室硕士研究生任莉莉在曹进教授等指导下,在国际上首次运用基因芯片技术,揭示了“国饮”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EGCG可诱导癌细胞“自杀”的原因。任莉莉的论文通过答辩,专家们一致认为该研究为开发高效、低毒的抗白血病药物提供了依据。
早在1997年,该研究室硕士研究生赵燕对人胃腺癌细胞、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的生长进行实验观察,发现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尤其是儿茶素类化合物,可诱导癌细胞凋亡(即细胞主动地、有程序地死亡)。其中,未经发酵的绿茶抑癌作用最强,其次是半发酵的乌龙茶、全发酵的红茶,且不同产地的茶树品种和不同方法加工的茶叶抗癌强度有异。但赵燕的研究未揭开茶抑癌的原理。
任莉莉首次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对茶中多酚类化合物的主要活性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作用后的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HL-60细胞系进行了基因表达谱的研究,并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基因芯片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发现,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EGCG可抑制癌基因的低表达,诱导抗癌基因的高表达,这些基因的表达改变提示,EGCG主要通过影响蛋白质降解、DNA的复制与修复、细胞周期和信号传导通路等过程,诱导白血病细胞“自杀”。
经卫生部授权的医学信息检索机构通过查阅国内外数据库后证实,这是国内外首次运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茶中多酚类化合物EGCG抗白血病细胞的基因表达谱研究。 |